正文
1.1提高单个存储设备的容量及局限性
外存储器从当初的穿孔卡纸,磁盘,磁带,再到后来采用的温彻斯特技术的硬盘,存储容量也从bit,Kbit,Mbit,Gbit,发展到现在用T来衡量存储容量了。以目前的普通硬盘来说,能达到10T容量已经是相当高了,但以一部4K高清电影,容量大概为100G左右,也仅能存放100部电影而已,接下来5G的传输速度将达到每秒10G,写满一个硬盘也仅输几秒钟的时间而已[3]。所以目前的单个存储设备将越来越难于满足人们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
1.2云存储的应用和不足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存储技术,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系统[4]。
1.2.1云存储的优势
通过云存储系统用户可以将自己的需要保存的文件全部放入“云”即可,需要时再从“云”上搬下来。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云存储有亚马逊的S3,微软Azure,谷歌云,苹果iClound,阿里云OSS等产品。云存储总量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大,用户使用云产品只需按需购买存储容量,不用再担心云存储容量问题。
1.2.2云存储的私密性问题
一份来自于Twinstrata公司的云存储的使用调查情况来看,只有20%左右的人愿意将私人数据存放“云”中。看似强大的云中心也会因为各种问题而出现运行故障或数据丢失泄露等情况。近年来比较大的云安全事故有:著名网络服务商CloudFlare云在2017年出现了泄露海量用户数据长达数月;2016年Uber泄露了700万名司机的个人资料;2018年Facebook竟出现了5000万用户的数据泄露,账户可能被盗用等安全事故;2018年6月圆通快递10亿条快递信息被泄露[5]。
大型机构信息泄露事故的发生,让用户很难对云中心产生百分之百的信任,隐私数据不愿意交给“云”中心保管。因此,数据的安全问题是云存储推广的重大障碍之一[6]。
1.2.3云存储的中心化运作
目前各大云存储机构都是由各大公司或机构管理和运营,虽然便于维护,但用户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完全依赖该公司的实力和信誉。如何保证用户数据不被公司有失职业道德的内部员工偷窥,公司能否长久运行和生存下去,云存储运营商难以保证,用户质疑。国内著名的软件公司金山软件和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推出过“金山快盘”和“360个人云盘”业务,但都由于各类问题而先后关闭了。因此,当数据存储到某个中心的时候,其实也就等于将这些数据的“命运”和该中心的命运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