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但是,还有些人说他是个吝啬鬼、为富不仁。
其实,第二个说法真实度不是很高,毕竟亢嗣鼎曾拿出巨款开放粮仓赈灾,不像是个小气的人。
据我推测,亢嗣鼎这人还是个十分张扬大气的,否则,也不会有人将亢百万和老天做比较了。
亢百万高调的开仓放粮,必定不会是吝啬鬼,而亢家的产业在他的手中蒸蒸日上,也说明了亢嗣鼎不可能是个为富不仁的人。
试想,一个不仁的商人是怎能在商战中频繁取胜呢?
一个不仁的人怎能守得住万贯家财?
没准,这些反面的言论正是一些小人嫉妒亢嗣鼎的慷慨罢了,
不论如何我们都得承认亢嗣鼎在灾年中救活了无数百姓的事实。
聊到此处,我们再说回到李自成的遗藏与亢家的关系,临汾民间的说法与之前的传说有些出入:
李自成起兵失利后,把手里的财宝都埋藏在平阳某山上,亢嗣鼎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了这笔巨额财产,一夜间成为巨富。
亢嗣鼎究竟获得了多少天降之财,至今,也没人能说得清。
总结这些传言后,我认为亢嗣鼎的起家跟这笔天降之财没什么关联,原因如下:
一、倘若这笔财富真的被亢嗣鼎所得,那他根本没法借着这笔财富起家,
因为,李自成的旧部在李自成死后仍然没有停止战斗,军队中经费短缺,自然不会放任这笔遗藏落入外人手中。
二、亢嗣鼎若不是一步步起家,而是直接发现这笔财产,那么,他有什么能力能够合理的延续这笔财富?
众所周知“土大款”就是因为一夜暴富没有理财能力才不能将财富传承下去的。
这时亢家发迹的某个版本就显得更加靠谱一些:
亢家来自山东,在明朝期间因为家乡闹饥荒所以来到山西,
靠着祖传磨豆腐的手艺维持生计,后来生意越做越大,购置地产逐步发迹。
这个版本就很接地气了,一个人从零开始一步步奋斗成为全国首富,很励志也很贴近事实。
历史上的亢家做的是贩盐的生意,众所周知盐在自古以来就受到政府的严格把控,除非得到特许,否则是不允许贩卖私盐的。
亢家正是得到了朝廷的许可,所以,才从盐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后来,在盐池周边的平阳借地利开拓了粮食生意,再后来,更是涉足了典当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