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周末

陆川:重返可可西里的前两天,我失眠了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9-14 19: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次重返可可西里, 穿越恶劣天气和严苛路况,他又一次见到了当年并肩战斗的伙伴,有藏族演员日泰,他在影片中扮演可可西里巡山队长多布杰,还有一些巡山队员,他们大多是非职业演员,一直在青海高原实实在在生活着。最让他感动的,是再次见到了影片中那位可爱的藏族女孩央金,拍戏的时候小女孩只有14岁,如今她已是一个孩子的妈妈,这让他看到了生命的成长。


第一次去可可西里和这次重返可可西里,陆川的感受很不同。“第一次感觉很热血,我们是一路在穿行,在穿行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状态,记录演员的感受,再把它整合在电影里,拍完戏感觉就像打了一场仗,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下来,那个战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可能不是那么清晰。重返可可西里这次回来,我像一个老兵,又回到了打过仗的那个战场,这儿死了几个人,那儿牺牲了几个战友,那儿是怎么攻下来的。会有一种非常不现实的感觉。”他说。


“老兵”回战场的镜头,与故人重逢的画面,全都装进了这部短片里,时长2分多钟。但陆川觉得,可可西里的故事,远远不是这2分钟能讲完的。



赌命一样拍戏


得知要重返可可西里的前两天,陆川失眠了。


2004年拍完《可可西里》,陆川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可可西里。“重返可可西里我要克服很大的障碍,自己心理上的一个障碍。我不太敢回去,一直回避,因为回那个拍摄地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事。”他说。《可可西里》是陆川编剧、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他真正的成名作。这部影片为他赢得了包括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


时间的维度被一再拉长,但对陆川来说,当时的记忆依然很鲜活,就像昨天刚刚发生一样,随便翻捡一条就足够惊心动魄。


有些记忆对他的信仰是有冲击的。陆川回忆,拍天葬的时候,他们去的是天葬海,请来的是寺院里真正的天葬师,所有的仪式都完全按照天葬标准来,只是把祭祀物从人的尸体碎块换成了牛肉。天葬师在天葬海前念诵经文,鹰不一会儿就飞过来了,它们落在地上不再起飞,专注吃地上的肉。摄影师觉得鹰飞的角度跟预想的不太一样,希望天葬师能再招来一批鹰,大家都以为只能明天再拍了,但天葬师说,他可以继续念经,从远处再召唤一批来。念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果然飞来一批鹰。摄影师还想拍到更好的角度,又央求天葬师。天葬师就继续念经,一两个小时后,又一批鹰被召唤来了。天葬师告诉陆川,如果他一直念经念下去,印度的鹰都能飞过来,甚至翅膀都带着血。“以前我不相信这事,但我亲眼看到了,就像现在微信一个人,说让一个远处的朋友过来一样。”陆川说。


更多的记忆是“赌命”一样的。影片中有一场可可西里巡山队队员刘栋车陷沙坑的戏,刘栋在搬东西的时候不幸踩到一处流沙,短短几分钟就被流沙吞噬了。这场戏摄制组拍了足足28天。为了拍出人被流沙吞噬的效果,摄制组在戈壁滩上挖了几十个坑,做了很多设置和设计,其中有两个坑,陆川是自己亲自跳下去试它能不能出现真正的流沙坑陷人的效果。拍了27天,都失败了,到了第28天,陆川下了死命令,那天必须要拍完,于是大家决定赌一把,就用其中的一个坑。


刘栋的扮演者亓亮系着保险绳就下去了,摄影师曹郁也换了整本的胶片。一般来说,用胶片拍戏,一整本能拍四分钟,陆川希望亓亮从一脚踩近流山坑,直到陷到底下,完全被沙坑淹没,中间用长镜头,不剪辑。


为了演好这场戏,亓亮一直在练憋气,他跟陆川说,能保证屏息大概3分钟左右,3分钟后觉得快不行了,会示意摄制组把他拉出来。大家做好了一切准备,但没想到,正式开拍时,,亓亮一脚踩上去,人“噗”就陷进去了。全场都屏住了呼吸,陆川就死盯着监视器上的数字,一秒两秒三秒四秒就在那儿走,感觉特别漫长。到了三十几秒的时候,执行导演撑不住了,急忙喊停。等到把人拉出来的时候,亓亮已经昏迷了,但他一直挺着,不示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冷爱  ·  看不惯他一定要说出来!
8 年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习近平最牵挂的人是谁?
8 年前
大爱猫咪控  ·  网友打开它之后,主子凑上去狂亲...
8 年前
水木文摘  ·  我为什么要生二胎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