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询科技
我们专注于跨业资管、外汇、跨境人民币、自贸区、银行间债券、交易所债券、金融业牌照及业务资质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法询科技

罕见!山西银行成本收入比超80%?

法询科技  · 公众号  · 金融  · 2024-08-14 21: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从信贷端结构来看,山西银行对公零售贷款规模相差巨大,公司贷款及垫款占比稳定保持在94%左右,个人贷款占比较低,仅占6%左右,零售贷款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贡献度较低,贷款结构有待优化。

贷款业务结构(不含应计利息)

1、公司贷款

公司贷款自山西银行依托省级城商行品牌效应,积极开展国有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自成立以来规模持续保持增长,但受到区域经济环境疲软影响,增速相对较缓。成立初期对公贷款投放存在一定阻力,山西银行为提高贷款规模同时增加收益,积极开展贷款转贴现业务,交易对手以国有行和股份行为主。

观察近几年年报数据可以发现,其贴现规模占比较高,近三年贴现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3.11%、38.49%、32.14%,虽持续压降,但仍高于其他银行同业。虽然票据业务风险较低,不易形成不良资产,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收益也低于其他信贷类资产,贷款贴现占比较高直接影响到山西银行的盈利能力,未来还需持续压降贴现规模,同时提高对公贷款投放,以保证规模及效益同步提升。

2、个人贷款

截至2023年末,山西银行个人贷款规模为102.64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仅5.96%,其中个人经营贷款占比1.39%,个人消费贷款占比1.82%,住房按揭贷款占比2.73%。整体来看,虽然个人贷款规模有小幅提升,但对公零售贷款失衡,信贷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需加大消费贷款以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

3、多元化信贷投放压力大

山西经济发展对煤矿依赖度较高,2021年、2022年贷款投放采矿业均居于首位,其次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2023年山西银行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占比首次超过采矿业,达到12.01%。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非采矿业企业信贷需求疲软,对于成立初期的山西银行而言,其他领域对公信贷投放也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逐步拓展探索,以形成多元化的贷款投放结构。

(二)金融投资稳定增长

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山西银行不断加大金融投资规模,2021年—2023年金融投资占比分别为29%、35%、35%。

主要投资资产类型包括债券投资、信托计划投资、资管计划、理财产品以及股权投资等,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投资力度较大,其次是金融机构债、同业存单和企业债,基金及理财投资规模也较2022年翻倍。2023年山西银行实现投资收益6.37亿元,较上年末小幅增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