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月 28 日,任小枫接受机器之心独家采访,以下经过编辑的访谈内容:
入职阿里
机器之心:你跟阿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在选择公司时,作为科学家会考虑哪些因素?
任小枫:
去年年底,我跟金榕老师接触。最让我心动的,还是阿里是有丰富的业务场景和巨大的用户基数可以帮助技术更快落地,同时阿里人给我的感觉非常棒。
会有很多考虑,不过这些并不是科学家独有的,很多人在选择公司时可能都会有同样的想法。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做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人来说,公司方向是否一致,能多大程度用到自己的专长是非常重要的衡量依据。另外,基于未来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公司对我所在研究方向的重视程度。
机器之心:做这个决定,考虑了多长时间?好像你从来没有加入过一家中国公司。
任小枫:
有一段时间,但也不是太长。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家人。这一次能够有机会加入阿里,能够为中国企业做事,很开心。
机器之心: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从产品类型或者业务方向上看比较趋同,你怎么看两家公司的异同?
任小枫:
我觉得阿里特别吸引我,不是因为他跟亚马逊类似,而是阿里有很多我感兴趣的业务方向。
机器之心:你没有考虑过零售之外的领域吗?
任小枫:
对,可能跟我的背景有一些关系。之前只是稍微了解了一些医疗方面的情况,但是关心的不是太多。我对零售比较感兴趣,不光是零售,许多生活方面的应用也感兴趣。其实,我也愿意多了解一些其他应用情况,看看怎么才能提高技术。
机器之心:你正在西雅图组建一个团队,方便透露一下,这个团队未来的定位是怎样的?
任小枫:
美国有很多人才,作为阿里国际化的一部分,我希望能够在美国招揽到一些一流人才,但目前这个团队还没有建起来,想法也还比较粗浅。更具体的工作,我会跟金老师和其他同事一起商量,看看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协作模式。未来,跟国内团队会有很多合作,和华老师也会有分工,但还没有具体决定。
机器之心:在职能或者说使命上,西雅图跟国内的团队会有区隔吗?
任小枫:
我希望是区分不要太大,西雅图团队最好能和国内团队保持同一个节奏和步伐,比如能经常一起开会讨论。
机器之心:你工作的这几年,计算机视觉技术最突出的变化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