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AI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杨立昆还特别提及中国崛起的公司类似DeepSeek。他对腾讯新闻《一线》特别强调,DeepSeek的新模型“运行的非常顺利,令人印象深刻”,他总结,背后的原因为,“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非常优秀”。
公开信息显示,杨立昆出生于1960年,是一名法国计算机科学家,2018年图灵奖得主。他曾在巴黎电子工程师高等学校获得了工程师学位,1987年在巴黎第六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博士就读期间,他提出了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学习算法的原型。随后到多伦多大学在杰弗里·辛顿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后工作。
杨立昆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移动机器人和计算神经科学等领域都有很多贡献。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在光学字符识别和计算机视觉上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他也被称为卷积网络之父。他共同创建了DjVu图像压缩技术,以及联合开发Lush语言。2019年,他同约书亚·本希奥、杰弗里·辛顿共同获得计算机学界最高奖项——图灵奖。
随着生成式 AI 的迅猛发展,杨立昆所在的Meta公司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来开发Llama等多模态模型,旨在迎头赶上微软、OpenAI、谷歌等其他竞争对手。
在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杨立昆还以发言嘉宾身份出席了分论坛《技术辩论》(Debating Technology)。该论坛围绕如何负责任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展开辩论,探讨如何在最大限度发挥其益处的同时,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
杨立昆表示,Meta目前正努力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但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未来3到5年内,我们有望迎来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架构或范式。这种新架构可能会突破当前人工智能系统的限制。目前,人工智能系统在四个方面表现不佳:一是理解物理世界;二是具备持久记忆;三是能够进行推理;四是能够进行复杂规划。尽管目前有一些尝试,通过添加功能让人工智能系统在这些方面有所表现,但最终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实现这些功能。这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引发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革命。
杨立昆还表示,目前用于大型语言模型的技术并不适用于视频生成。Meta正在探索新的技术,但这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取得成果。一旦取得突破,它将为人工智能应用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因为我们将会拥有能够推理和规划的系统。这些系统能够预测自身行为的后果,并规划一系列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这可能会为真正的智能体系统或机器人技术打开大门。未来十年可能成为机器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