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以独立的视角,评历史,评人物,评文化,评电影……带给你一份独立的观察与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郭松民 | 就《“忠王不终”话林彪》的几个问题答读者问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 公众号  ·  · 2017-09-16 15: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三问:毛主席是不是从文革一开始就是利用林彪,准备在打到刘邓后再打到林彪?


答: 许多秉持反毛立场的阴谋论者,在这个问题上制造了大量谣言,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


虽然从林彪1966年的“五一八讲话”之后,毛主席就明白林彪理解的文革和他的本意有差距(在致江青的一封信中写的很清楚,并且这封信也给林彪看过),但并不认为这是无法克服的问题。


1967年武汉“七二0事件”之后,毛主席意识到文革的全部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后可能还要进行多次,九大最重要的功能是要肯定文革的意义并巩固文革的成果, 所以毛主席确定的主题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谁和谁的团结呢?从广义上说,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从狭义的角度说,就是林彪及军委办事组和中央文革小组的团结,如果林彪坚决执行了九大方针,当然不存在打到他的问题。


九大通过的党章,以白纸黑字的方式写上了林彪接班人的地位,这在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从现在披露的资料看,这一条是康生、江青、张春桥力主写上,毛主席同意的。 写上这一条,是中央文革小组希望和林彪集团加强团结的重要表示, 只有从巩固文化大革命成果的角度,才能明白为什么要写上这一条。


但在这种情况下, 林彪性格的狭隘性,以及反文革的政治本能顽强的表现出来了, 他不仅没有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团结,反而在选举时默许军委办事组成员故意不投江青的票,把分裂暴露在全党面前。后来在九届二中全会上,更是率先发难,要揪张春桥,迫使毛主席不得不反击,最终导致了林彪自身的覆灭。



1970年10月14日, 毛主席在吴法宪的检讨上用痛切的语气批示:“(军委)办事组各同志(除个别同志如李德生外)忘记了九大通过的党章”,“又找什么天才问题,不过是一个借口。”


1970年4月15日毛主席在叶群的检讨上批评叶群:“当上了中央委员不得了了,要上天了,把九大路线抛到九霄云外。反九大的陈伯达路线在一些同志中占了上风”。“不听我的话,陈伯达一吹就上劲了,军委办事组好些同志都是如此。党的政策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除了陈待审查外,凡上当者都适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