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市界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市界

为什么长三角避免了“鹤岗化”?

市界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7-30 18: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要知道,张家口可是曾和北京一起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两市距离仅仅100公里,坐高铁只要40分钟,房价却从海淀的10万一平,断崖式下跌至10万以内一套。

而在成渝地区,“鹤岗化”也在紧逼。不仅像广安这样的重庆都市圈成员城市榜上有名,甚至就连长寿、龙泉驿等成渝主城区都未能幸免。

其中前者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东北部,从长寿区政府到重庆朝天门码头,直线距离只有不到60公里,相当于上海到昆山、杭州到海宁、广州到东莞的距离。
而后者更近,从号称“成都鹤岗”的龙泉阳光城到市中心的天府广场,距离仅20多公里,但当地有些楼盘价格10年没涨过,有些近4年跌了6成。像10万一套的足球村,20万一套的五角大楼和自由假日,让囊中羞涩的蓉漂来了就不想走。

就连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也坐拥四会、鹤山、揭阳、河源、清远等5座“鹤岗化”城市。其中肇庆四会、江门鹤山还都位于珠三角,前者紧挨着佛山三水区,后者则与佛山南海、顺德等经济强区接壤。
即便是清远,距离广州市中心也仅90多公里,而当地挂牌2000~3000元/平的房源比比皆是。甚至广州花都区,也不乏“白菜房”。比如万虹花园,开车去珠江新城也就1个多小时,总价17万就能拿下厨卫单间,总价30万则可拥有一室一厅。

唯一集体缺席“白菜房”的区域,只有江浙沪。上海不消说。江苏方面,目前,苏北房价也要9000多一平。而浙江的购房门槛更高,即便是最便宜的舟山,均价也要1.3万元。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只有长三角能避免“鹤岗化”?


要解释江浙沪避免“鹤岗化”的原因,首先得搞清楚其他几极为啥没能抵挡住“鹤岗化”的侵蚀?
众所周知,现阶段城市化的趋势是大城市化,并在此基础上出现都市圈化。京津冀虽然看名字像是三足鼎立的格局,但事实上,随着天津跌出城市榜前十,京津冀城市群正在一步步向“北京都市圈”收缩。

而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都市圈的范围一般以1小时通勤圈(大概50-100公里)为半径。这也是为啥距离北京100公里外的张家口,会出现几万元一套房的情况。
因为张家口出圈了。

另外,北京的产业结构又是三产绝对占主导——2023年北京第三产业占比高达85%,比上海足足高出10个百分点,而北京的工业增加值(6525.6亿元)在全国只能排到第11名,仅为上海的56%。
服务业的特质决定了北京无论人口、产业都更倾向于集中分布,难怪北京几次强力疏解外迁产业,但总体效果并不明显。

同时,由于北京周边的天津、河北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实力太弱,无法与北京形成产业互补,难以承接北京外溢的许多资源。这几方面因素决定了,尽管北京很强,未来有可能超过上海成为第一市,但整个京津冀能够抵御“鹤岗化”的区域范围并不大。

至于成渝城市群,一方面这两市的实力相比北上深本就较弱。另一方面成渝之间相距太远,将近260公里,相当于上海到南京的距离,是北京到天津的两倍。加之整个川渝地区发达程度难以与沿海相比,所有资源仅够堆出两座超特大城市,两市之间缺乏苏锡常那样的发达过渡带,这就使得成渝彼此难以相互辐射,中间存在大片“鹤岗化”的断层区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