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先,全球用户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型出现分水岭。
低端市场的转换率相对较低,而转换率高的市场智能机保有量逐渐饱和,市场的增量将主要依靠换机市场来拉动。这种整体的市场需求变化势必会引发上游供应链、手机厂商竞争策略的调整。
其次,是竞争主战场转至新兴市场。
今年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厂商开始走向海外就是最好的证明。在部分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中欧、东欧、中东以及非洲等新兴市场,4G智能手机仍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同比增长21.3%,出货量将达到11.7亿,而去年同期数字为9.67亿。新兴市场中的消费者仍然处在初次换机阶段,当地的网络建设也远远没有成熟市场那样完善。
最后,是成熟市场的持续高端化发展。
例如美国、加拿大、中国、韩国、日本和西欧等地区,用户从初次买手机,到现在的换手机,购机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于智能手机外观设计、体验和功能也更加看中,这会迫使智能手机厂商对新品的定位发生转变。也就是说,以往高性价比的策略将不再是主流。
全球市场份额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悄然发生着变化。
曾经的领头羊三星和苹果今年Q3出货量相比去年同期均下降了13.5%与5.3%。相反,国产厂商华为、OPPO、vivo却实现了出货量爆发式增长,其中OPPO和vivo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121.6%与102.5%。国际品牌产品在全球无可撼动的市场占有率在今年出现了转机,而中国的智能手机因为更加出色的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中慢慢开始获得认同。
这些数据背后,OPPO和vivo在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了“现象级”事件。
有人说,今年国产手机真正的赢家是依靠线下渠道为安身立命之本的OPPO、vivo。然而不少人却心存疑虑,OPPO、vivo为什么在今年这个节点爆发?事实上,这取决于线下渠道、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多个层面共同作用。
这些年,无论小米为首的线上渠道是多么火爆,OPPO、vivo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深耕线下渠道。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OPPO、vivo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20多万家,线上线下出货比为1比9。OPPO、vivo的销售体系自成一派,多年来深耕线下市场让渠道商更加“自有化”。
无需通过国代商买断向下铺货,而是通过省级代理+层层分销的模式让手机向更深层次的市场拓展。代理商向上一级代理商拿货,再发展下线进行分销。这么做的优势是减少中间环节保证各个零售店的利润,同时也更利于把控统一价格。即便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OV这样的模式依旧被证实是成功的。
OV的成功还来自市场精准的营销。
雷军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OPPO、vivo两家公司如此成功是赶上了3-5线城市的换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