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从介入技术到诊治思想的升华——诺雅复杂病变PCI学院“心之路”十堰站菁华报道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16 23: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十堰市太和医院的曹政主任就“中国ACS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做主题演讲。曹政主任指出,虽然我国PCI病例大幅增长,但ACS患者的临床预后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深思。根据China PEACE研究数据显示,我国STEMI患者入院率每5年增长近一倍,在此过程中PCI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逐渐改善,手术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但早/晚期患者的临床结局(死亡、治疗中断和复合事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患者整体获益差,除血运重建不及时等救治延迟的问题外,可能还存在药物使用不佳的原因。真实世界中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在ACS患者的长期使用中存在依从性差异,不同依从性的ACS患者带来的长期获益存在明显的差异。GRAPE研究显示,从抗血小板治疗中途换药率来看,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依从性排名是: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近年来,欧美ACS指南对于新型P2Y 12 受体抑制剂有了更积极的推荐。然而,新型P2Y 12 受体抑制剂的推荐主要基于欧美人群的研究,针对东亚人群的临床依据非常有限。PLATO研究中国患者亚组提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在中国患者中出血事件风险高。此外,COMMIT/CCS-2研究表明,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降低中国STEMI患者早期缺血和死亡风险 。

曹政主任指出中国ACS患者疾病负担沉重,除了系统延迟等因素外,抗血小板治疗的不充分仍是影响ACS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在制定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特点,在此过程中依从性是ACS患者选择抗血小板药物的关键考量因素。对于中国ACS患者,选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较充分的证据支持,而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其长期使用时的出血风险不可忽视,需评估患者病情后使用。因此,在制定中国ACS患者用药策略时应以真实世界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基础,同时更应该注重平衡出血/缺血的风险,审慎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药物,并加强患者管理,降低疾病带来的死亡率。


高危ACS患者病例分享与讨论


郎明健主任

李彬主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