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大雪节气的特点,包括饮食养生、进补原则、修身顺四时的注意事项等。文章指出,大雪时节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阴虚和阳虚之人的不同饮食宜忌,以及大雪时节的进补原则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雪节气的特点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冬时节的开始。大雪时节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时更大。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
关键观点2: 饮食养生
大雪时节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阴虚之人宜防燥护阴,滋肾润肺,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
关键观点3: 进补原则
大雪时节是冬令进补的最佳阶段,进补的总体原则是补肾壮骨、温补助阳、调和脾胃。但是要注意补养得当,避免过度食用油腻品类。
关键观点4: 修身顺四时
大雪时节的修身顺四时要注意天地能量的主运和水炁智德能量的输布特点,把握天时五运六炁中水德肾炁能量的变化,注意太阳寒水能量的生成。
正文
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
冬季寒冷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支配内臟的植物神经容易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胃肠调节功能易发生紊乱,使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病产生或复发。
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
冬寒之气还能通过口腔、鼻腔以及皮肤经络侵入脾胃,令寒气聚于脾胃不易清除,因此对于寒性胃痛,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大雪时节的饮食调养需要正确分析体质的阴阳属性,从而调配相应的食品。
一般而言要掌握阴虚与阳虚这两类的鉴别,然后再选取不同的食材或者药材使用。
人的体质不同,故饮食养生也应有所侧重。
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其表现为五心烦热,五心即双手心、双脚心和胸心;
还表现为面红上火、口腔咽喉干燥,干咳,口唇皲裂,夜出盗汗、皮肤干燥、毛发干枯。
因而阴虚之人宜防燥护阴,滋肾润肺,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豆浆、芝麻、百合、莲子、淮山、银耳、萝卜、白菜、茄子、莲藕、马蹄、菱角、香蕉、雪梨、甘蔗等,忌食燥热食品,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以免化热伤阴。
阳虚之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怕冷畏寒等,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芹菜、栗子、桃、椰子等,忌食粘干硬生冷的食物。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
特别是北方室内暖气温度偏高的环境,无形蒸发丢失水分较多。
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毫升~3000毫升。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
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不宜过饱,以养胃气。
可以选择性地制作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小米粥、玉米粥、大麦红糖粥、青豆通草粥、车前子大米粥等富有营养的粥品,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营养调适内臟。
大麦红糖粥:
食材:大麦米60克,红糖适量。
做法: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青豆通草粥:
食材:青豆(未成熟的黄豆)50克,小麦60克,通草5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以水煮通草去渣取汁,用汁煮青豆、小麦为粥,加冰糖少许,搅匀即可食用。
车前子大米粥:
食材:车前子10克~15克,大米50克。
做法:车前子布包入砂锅内,煎取汁,去车前子,加入大米,兑水,煮为稀粥。
海水性属阴冷寒凉,生长于此的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
同时,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而每100克海带中含钙高达117毫克,含铁高达150毫克,正是人类摄取钙、铁的宝库。
另外,海带性味咸,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
所以冬天吃海带对人体有重要的抗寒与保健作用。
治皮肤湿毒瘙痒:
海带50克,绿豆50克,红糖50克,水煮服食,每日1次。
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
海带30克,冬瓜100克,薏苡仁30克,同煮汤,加适量白糖食用,每日1次。
咽炎验方:
一斤海带,一斤白糖。
干海带减为半量。
用法:
海带用水洗净(干燥的海带则要用清水泡软),然后在烧沸的开水内烫一下取出,不可以煮熟,注意保持其一定的生脆性。
开水烫过后取出,滤去水。
加入白糖,如同腌制泡菜一般。
腌制二三日后吃此海带,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约取30克嚼服食用。
病程短而轻者一付或两付即愈,重者约三付除根。
不必超过三付。
忌烟、酒、房事等灼伤阴津之事。
诵读经典或太极修身炼形若能进入口内生津阶段,即能不药而愈。
大雪时节是冬令进补的最佳阶段,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之说。
此时,天地闭藏,人体的阳气也相应内收,因此冬令进补能及时得到消化吸收,从而更好地促身体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正能量,使畏寒怕冷的现象得以改善。
冬补还能充分调节物质的代谢水平,使各种营养物质最大效率地转化,并将能量最大限度地积蓄贮藏于体内,有益于体内阳气的壮大升发,涤除邪气,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但是,任何事情过极必反,所以在大雪时节要注意补养得当。
此时进补,反而忌食大鱼大肉等特别油腻的品类,因为这样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反而会消耗自身大量阳气能量,有损于自身的健康。
在大雪节气以后,天气寒冷,人们的运动也少了很多,这时如果过量地食用一些进补的肉类等,就容易使食物较多地存留在肠胃之中,而不是及时消化吸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