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平讲平说
勿叹古韵今不再,何代无人振素风;诗酒文章千古事,都付平讲平说中。 关键词: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现代管理学、传道解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平讲平说

不爱读书的刘邦,去世前在遗书里告诉儿子一个特殊的人生体会!

平讲平说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4-05 07: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自媒体让随时随地成为现场。 所以在传统的时代,物理距离影响你的信息获得,影响你的主观体验,而在这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关键的东西是带宽,它已经取代了物理距离。


你看,我在教三楼里没有带宽,距离只有几百米,一头雾水,什么也不知道,看着消防车我还以为演习呢;可离开学校以后物理距离已经很远了,但是打开手机,打开朋友圈,有了带宽了,立刻就看到了很多信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纸媒体到自媒体,这种载体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时代,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当然,也会深刻地影响各级领导的管理模式。


阅读是大家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不管是看朋友圈、看电子书,还是看印刷的、打印的书,它都是一种阅读体验。


那今天呢,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关于读书的经典文章,是汉高祖刘邦在去世之前给他的儿子写的一封信。这封信是这么说的:“吾遭乱世, 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意思就是,我逢到秦朝末年焚书坑儒,禁止老百姓学习,我自己还挺高兴,觉得读书没什么用,这下轻松了。


“洎践祚 以来, 时方省书 ,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意思就是,自从当了皇帝之后呢,才逐渐地发现,读书是很有用处、很有意义的。于是呢,就请别人给我讲解一些书籍,了解作者的意思。那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所言所行啊,有很多做错的地方。如果当初早一点读书,那就好了。


所以你看,很多人都觉得刘邦这个人是个不读书的泼皮无赖,而且呢,他的最大的长处就是,不读书他也得天下了,一直他都鄙视读书人。但是,从刘邦这个遗嘱上我们能看到:第一,他还是读了书的;第二,他还是很认可读书这件事的。


既然认可读书这件事,所以刘邦呢,在遗嘱当中就给自己的儿子太子刘盈提要求了,所以希望你呢,能够勤勉的学习,每次上奏的时候都应该自己去写,不要找人代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经典人生感悟  ·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C”
8 年前
活法儿  ·  瘦大腿,敲胆经!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