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
年龄标准化死亡率(
ASMR
):指在考虑不同人群的年龄结构差异的情况下,对发病率
/
死亡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由于年龄结构差异而引起的发病率
/
死亡率差异。
(2)
地域上的“城乡差异”
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3
。
2016
年中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
3
:农村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略高于城市地区。并且在年轻女性中,城乡发病率差距估计会进一步扩大
4,b
。这可能与我国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子宫颈癌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有关
3
。
(3)
年龄上的“年轻化陷阱”
2016
年中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
3
:我国子宫颈癌发病率在
20
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自
20
岁以后开始上升,至
50~54
岁
年龄组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
此外,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3
。一项
2011
年关于子宫颈癌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
5,c
,诊断为子宫颈癌的患者最小年龄可仅为
17
岁
。
危险信号:这些症状不可忽视!
想要了解子宫颈癌,首先要了解子宫颈。
子宫颈是子宫下段较窄呈圆柱状的部分,成人的长度约2.5~3.0 cm,由突入阴道的子宫颈阴道部和阴道以上的子宫颈阴道上部组成,前者为炎症、肿瘤的好发部位
6
。
子宫颈的内口通向子宫,外口通向阴道,使子宫与外界建立起了一条通路,它允许精子和胎儿分娩通过,但也因其特殊的位置成为诸如人乳头瘤病毒(HPV)等病原体的攻击切入点
7
,这让子宫颈更容易成为被感染的对象。
一项
2019
年汇总中国
170
万女性
HPV
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8,d
:我国女性一般人群的子宫颈
HPV
感染率为
15.54%
,相当于约每
6
名女性中就有
1
人子宫颈感染
HPV
。
大多数的
HPV
感染后可被机体自行清除,所以多数
HPV
感染是一过性且无临床症状的
,但少数
HPV
的持续感染可导致癌前病变和浸润性癌(在
99.7%
的子宫颈癌中都可检测到高危型
HPV
9
)。
早期子宫颈癌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身体可能会发出以下“求救信号”!
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可能会出现
白带增多、血性白带、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
或
绝经后阴道出血
等现象。
晚期子宫颈癌还可出现
阴道大量出血,
可合并有
水样甚至米汤样白带
。若肿瘤侵犯其它器官,还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侵犯膀胱可出现
血尿
,侵犯直肠可出现
血便
,侵犯宫旁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盂积水可能出现
腰疼。
肿瘤合并感染还可能出现
发热
症状。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还要面对生存率不佳的心理负担。子宫颈癌在早期阶段的
5
年生存率可达
70%~90%
,但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导致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