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睡前用药组(橙色)和晨起用药组(蓝色)死亡或主要心血管事件累积风险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试验开始后中位9.6个月时,研究人员对两组各151例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显示,睡前用药组和晨起用药组日间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33.8 mmHg和136.2 mmHg、日间平均舒张压分别为75.2 mmHg和75.6 mmHg,两组
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相比于晨起用药组,睡前用药组夜间平均收缩压(116.5 mmHg
vs.
123.9 mmHg,
P
<0.001)、夜间平均舒张压(62.9 mmHg
vs.
65.5 mmHg,
P
=0.02)均更低;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2017年发布的相关指南标准,即血压<130/80 mmHg视为达到血压控制标准,则睡前用药组和晨起用药组分别有41.1%和32.5%的患者达标。
次要研究终点方面,
两组在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的髋关节骨折、跌倒、晕厥、头昏,以及青光眼和认知功能方面对比,均无显著差异
。
用药依从性方面,6个月时,睡前用药组和晨起用药组分别有83%和95%的患者按方案用药,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所下降,但在72个月时,睡前用药组和晨起用药组仍有70%和88%的患者按方案用药。
JAMA
发表的同期社论指出,BedMed试验对“降压药必须晨起用”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从研究结果来看,
相比关注用药时间,坚持按时用药可能是更重要的事项
。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以及考虑使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处理血压波动问题。
总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服用至少1种降压药的成人患者,在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事件、以及潜在的低血压、视觉和认知相关不良事件方面,晨起和睡前服用药物并无显著差异。换句话说,
服药时间既不影响降压益处,也不影响可能存在的风险。临床上,医生可与患者共同协商具体用药时间。
参考资料
[1]
Garrison SR, Bakal JA, Kolber MR, et al.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The BedM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ublished online May 12, 2025. doi:10.1001/jama.2025.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