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盘古智库
盘古智库的官方账号,天地人和、经世致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盘古智库

【聚焦】于洪君:南太平洋地区是中国开展外交斗争和互利合作的重要博弈区

盘古智库  · 公众号  ·  · 2017-08-11 18: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3年9-10月间,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向中国周边地区各国发出了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和响应。太平洋岛国虽然不是传统概念中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但与我国同属太平洋地区,共处于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发展利益相互交融、安全利益彼此交织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因此,包括14个岛国在内的南太平洋地区,又是我国引导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均衡发展,在更大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自然延伸区。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很多。1971年成立的太平洋岛国论坛,目前已成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开展多边对话,提升务实合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该论坛最初称南太平洋论坛, 1972年建立的常设机构,当时称作南太平洋合作局,1988年更名为南太平洋论坛秘书处。2000年,南太平洋论坛改为现名,即太平洋岛国论坛。


太平洋岛国论坛成立的初衷,在于加强成员组织之间的经贸关系,在旅游、电讯、教育等各领域开展交流,而后逐渐发展为经济、政治、安全、政策等各领域全面合作的区域性组织。论坛成员由最初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等7个国家,扩大到南太地区所有16个国家。另外还有若干联系成员、观察员和特别观察员。论坛的主要机制是每年一次在成员国轮流举行的首脑会议。


中国自1988年起开始参与太平洋岛国论坛活动。1989年,太平洋岛国论坛决定邀请中、美、英、法、日和加拿大等国家出席论坛首脑会议后的对话会,该论坛本身也从此成为当年成立的亚太经合组织观察员。1994年,太平洋岛国论坛成为联合国观察员。1991年至2007年间,该论坛又先后接纳了欧盟以及韩国、意大利等多国为对话伙伴国。2014年,土耳其、西班牙成为该论坛观察员。目前,该论坛对话伙伴共有16个。自1997年起,该论坛每年在首脑会议举行之前都要召开经济部长会议。自1999年起,首脑会议召开之前又增加了贸易部长会议。自2016年起,该论坛决定每年首脑会议前还要再召开一次外长会议。


中国自1990年起,连续派政府代表参加该论坛首脑会议后的对话会。通过这种机制性安排,中国不断加强同该论坛及其成员的接触与合作。2000年,中国政府捐资设立了中国—论坛合作基金,用以促进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该项基金设立后,中方先后出资资助了论坛驻华贸易代表处、投资局长年会、论坛秘书处信息存储系统更新、论坛进口管理等项目。2001年,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贸易代表处正式挂牌运行。


2003年,中方就加强中国与论坛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2006年,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斐济首都苏瓦举行,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开幕式。中国政府首脑首次出席论坛活动,在太平洋岛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务实合作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投资、贸易、旅游部长级会议在中国厦门成功召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势头进一步增大。


2010年,在该论坛第22届首脑会后举行的对话会上,中国政府代表阐述了中方对太平洋岛国的政策,宣布了中国支持岛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措施,重申了中国帮助岛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与政策主张。与此同时,中方也呼吁国际社会为岛国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011年,中国代表在第23届论坛会后对话会上重申,中国政府将继续与论坛成员国及其他对话伙伴协调与合作,为促进岛国地区稳定、发展与繁荣做出不懈努力。在与论坛合作的过程中,中国提出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协商一致”原则,作为中国与包括南太诸国在内的所有亚太国家开展友好合作的根本方针,受到论坛各方的赞赏和支持。为加强双方的互惠活动,自2012年起,太平洋论坛驻华代表处更名为太平洋岛国贸易与投资专员署。2013年11月。第二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在中国广州举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汤加首相等岛国领导人与会。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了论坛开幕式。论坛期间,中国宣布给予岛国中最不发达国家95%的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鼓励和支持岛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