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最后一课:没有大国崛起哪有资格谈什么小民尊严?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7-20 13: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时间到了1868年,西班牙国内出了点大事,女王被兵变推翻,取而代之的军政府上台,到处物色合法继承西班牙王位的贵族成员,他们的目光锁定了普鲁士掌权的霍亨索伦家族。这下法国着急了,如果霍亨索伦家族的人分别掌控德国和西班牙,那法国可是二者中间的鱼肉,于是千方百计阻止“霍家”接盘西班牙。俾斯麦这时候又开始装傻,表示西班牙的家事他不打算干涉,但是暗中却在怂恿西班牙请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去当国王。当法国人发现这个看似无公害的老头又在搞破坏,怒火中烧,法国的街头小报都是骂俾斯麦不是人的,然而俾斯麦根本就没在怕的,他在法国喷子的愤怒中,悠闲地和罗恩、毛奇共进美食。就在三人聊天时,威廉一世发来了电报告状。



本来老实人威廉一世好好在埃姆斯度假,结果气急败坏的法国大使很讨人厌地出现在面前,要求威廉一世答应霍亨索伦家族的人不会染指西班牙,威廉一世感到很心烦,明明之前说了普鲁士不想插手西班牙王位继承的事情,法国人怎么还是不依不饶的。领导来告状,俾斯麦脸上露出难以捉摸的笑容,片刻之后他望向主管军事的毛奇:


“如果我们现在攻打法国,有多大胜算?”

“百分之百”。


毛奇沉稳而自信的样子令俾斯麦颇为欣慰,于是狡猾的老头将这封告状电文稍作修改,大致意思是,法国要求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不染指西班牙,普鲁士已经答应但是法国依然一次次强求,这种行为很烦,所以我们普鲁士国王打算从此对于法国大使不予搭理。中心内容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分歧,但是俾斯麦用词非常强硬,态度极其恶劣,而且电报内容专门选在1870年的7月14日发布。


那天是法国大革命纪念日,目的就是激怒法国。


法兰西民族最大的特长就是非常容易激动,这封言辞充满不友好的气息的电报很快让自由平等博爱覆盖下的法兰西大地席卷起一阵怒火,于是俾斯麦这封作品也就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的导火索,史称埃姆斯密电。虽然法国很挑普鲁士的措辞,但是只看问题本身好像是法国更强词夺理一点,何况西班牙谁当领导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事不关己的俄奥两国打算原地看戏,唯一不想看见普鲁士做大的英国比较犹豫,这时候俾斯麦拿出了之前细细保存的法国扩张要求,包括扩张到莱茵河甚至吞并比利时等等狮子大开口,英国一看法国狼子野心这么猛,瞬间就气饱了,当即表示普鲁士把法国打成猪头都不管。处理好国际问题,俾斯麦就听到法国的《马赛曲》又响起来了,激情四射的法语又组成了“攻克柏林”的口号,拿破仑踏平欧洲的雄风依然在人们口中津津乐道,法国人坚信自己拥有全世界最强的军队战斗力,而当时国家的领袖也正是拿破仑——拿破仑三世,“那个”拿破仑的侄子。

这个拿破仑三世,因为活在拿破仑的阴影之下,一直都不太受关注,但其实他也算是一个比较出色的领导人,在法国曲折的革命路上,人们在共和的迷茫中呼唤一个强有力的君主,也凭借着波拿巴的名望拿破仑三世走上历史舞台,在治国理政、尤其是那些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欺负中国的时候,这货干得可真特么漂亮。 不过这个人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对自己的叔叔既仰慕又嫉妒, 总想干出来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用再借光发亮,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最终害死了他。


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的帷幕正式拉开了。黎塞留曾说过,保持德意志分裂是法国强大的保障,一旦德国要统一,法国将是最大的障碍。然而当时的法国属于雷声大雨点小的把式,叫喊着要揍死普鲁士但是行动却根本没有喊声快,就连发动战争都是一个导火索刺激就开打,所以集结兵力就遇到了困难。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百战必殆。法国当时就是处于不知己不知彼空有一腔热血的状态,法国的军官安排下来,士兵都找不到自己的将军是谁,因为有些军官还在国外的殖民地,法国的中央都不知道。再加上殖民扩张的大时代法国有一大部分精力都在争夺殖民地的片场死掐,根本没有全神贯注的条件面对普鲁士,直到宣战后好久,才凑了一支草率的队伍开向德意志的土地,而对手,早已整装待发。


普鲁士准备战争多久了呢?我想可以溯源到腓特烈大帝的乞丐老爹那里吧,那时候普鲁士就清楚认识到,处于欧洲腹地的他们要么是崛起要么是牺牲,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才能有资格谈发展。就连俾斯麦都穿上了象征荣耀的军装,为见证德国的诞生神采奕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