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实秋到美国后,常常想念这一道夏日甜品。有一次动手自制了一份“中西结合”的酪,竟别有风味。传统的酪要用鲜牛奶加上米酒加热后再冷藏制成。旅居国外,米酒不好找,梁实秋就换成了自己偏爱的朗姆酒来调味,效果竟也不错。几次拿出来招待朋友,“自制朗姆酒酪”都受到了欢迎,仿佛又回到了北平,听到了“酪——来——酪”的叫卖声。
茄子价格低廉,吃法也是多种多样,一到夏天,梁实秋家的餐桌上必定有一道“凉水茄”:茄子煮烂,捣碎,煮时加些黄豆,拌匀后再加上由香油、醋和酱油调配而成的“三合油”,放凉后加上一些香菜,最适合暑天食用。
不过,茄子虽然长得喜人,还有“昆仑紫瓜”的雅称,但味道却实在清淡,因此在烹调茄子的过程十分讲究工艺。
《红楼梦》中有一道最著名的茄子菜:茄鲞,就让刘姥姥“摇头吐舌”:
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这样复杂的做法令人咋舌,难怪刘姥姥惊呼:“倒得十来只鸡来配它,难怪这个味儿!”
在夏季,有一种小吃受到欢迎——扒(爬)糕,这种小吃往往与凉粉、豆汁儿等小吃一起卖。用荞麦面捏成烧饼大小,镇在冰上,要吃时切成条状,拌上辣椒油、醋、酱油等,爽口解暑。梁实秋说:
“爬糕”“凉粉”都是夏季平民食物,又酸又辣。
这种小圆坨自古便不被文人待见,这与它的卖相有关,《燕都小吃杂咏》中对扒糕充满嫌弃,说它颜色灰黑、“拖泥带水一团糟”。可是老北京人不管这些,仍然十分钟情这种小吃,大概是因为扒糕的原料——荞麦的营养价值非常高。
荞麦原产于中国,几千年前就有种植,这种作物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很高,有降脂保健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荞麦在1000年前传到俄罗斯后,逐渐成为战斗民族身份认同的一部分。俄罗斯人用荞麦煮饭、熬粥、烤面包,甚至是摊肉饼。因为太受欢迎,荞麦甚至成为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在这个地域面积全球第一的国家,从幼儿园到军队食堂,从街边小店到工厂餐厅,吃饭时间一到,所有人的盘子上都会出现荞麦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