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功超级水果战略》一书中提出:“超级水果是被有意制造出来的,而不是从树上凭空长出来的。”制造过程有6个要素,即感官诱人、新奇、方便、供应量可控、有潜在健康益处、全方位的市场营销。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牛油果,最初国内外无人问津,但自从和健康概念绑定后,被赞是“森林奶油”“水果中的深海鱼”,彻底野鸡变凤凰。现在中国一年要进口超6万吨。
好在中国人不仅仅是爱吃、会吃。
面对暴利生意,吃饱喝足的国人总是忍不住发扬传统美德:把价格打下来。
这个传统可谓由来已久。
最早遭到中国暴击的高端水果是日本红富士苹果,上世纪80年代一斤能卖到6元左右,比现在的榴莲还奢侈。到了90年代,中国果农开始大面积引种红富士果苗,没几年就让其价格跌至3元/斤,昔日贵族水果变成了最平平无奇的水果。
曾被称为“葡萄界爱马仕”的阳光玫瑰,也经历了类似的历史。
2006年,日本育种的阳光玫瑰正式进入中国。经过多年研究,本土化栽培技术终于成熟,开始疯狂扩张之路,从2016年的10万亩暴涨至2023年的超120万亩,售价从一斤300元最低跌到个位数。现在吃阳光玫瑰吃到饱,没有经济负担,只有健康负担。
最近被中国农民“教育”的则是蓝莓,同样开启了国产替代之旅。
10元2盒、3盒甚至5盒,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为何集体变身中国土特产?
进入中国的水果贵族,一旦受大众欢迎,身价暴降、与民同乐基本是迟早的事。
有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总能找到一块地方,让它们“乐不思蜀”。
特别是广西、云南。
公开资料显示,广西果树品种如今已近250种,约占全国的70%。广西的水果种类之丰富、产量之多,让十元以上的水果失去了叫卖的权利。在广西买水果,比起怎么和老板砍价,更需要担心的是付款后怎么把水果扛回家。
云南也不遑多让。云南孟连县种植的牛油果,面积超过10万亩;阳光玫瑰葡萄,云南产区占全国25%;澳洲坚果,云南种植面积全球第一;现在市面上畅销的优质蓝莓,也主要产自云南。
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是关键,让各地的水果贵族能安分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