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书评
纽约有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伦敦有London Review of Books,上海怎能没有Shanghai Review of Books?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书评

陈磊︱张爱玲《浮花浪蕊》本事考

上海书评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4-10 14: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不止于此,张爱玲的书信里多年后还有提到“严家”,1982年6月,张爱玲给宋淇夫妇的信中说:

我姑姑的两块玉牌我托她亡友的小儿子在纽约卖,每隔三个月打个电话去问,请他拿到Parke-Berne拍卖,他总拖宕着,答应到洛杉矶时打电话给我也不打。他是个executive,东西两岸两头跑。两年多后,他去年回上海又见到我姑姑,她来信说她自己跟他说,她不要卖——当然不是要送回上海去。但是仍旧石沉大海,就此吞没了。我也不再跟我姑姑提起。我知道她情愿不要钱,不愿考验她的朋友,已经朋友太少了。我是因为听她说的他姊妹兄弟中就是他关心老父。他大姐是杜月笙的媳妇。是我太冒失,不去想它了,本来对你们都懒得说,不过又何必一个人都不告诉。

同一时期,张爱玲在和司马新的通信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当时司马新取得哈佛的学位后改行从商,在波士顿大礼品公司就职,每年数次到上海、北京、天津,于是写信给张爱玲说她有什么事在上海自己都可以代办。张爱玲8月初回信:

我在上海倒没什么事奉托,几时如果去纽约,不知道能不能去看一位严先生一次(略去英文地址电话)。是我姑姑的亡友的儿子,小名阿邬;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才十五六岁。我姑姑信上说他现在是个Executive(高级职员),常回上海去看他父亲,跟我姑姑姑夫也很熟。我就把她的两块小玉牌托他替她在纽约拍卖。但是她上次见到他的时候告诉他她不想卖了。我想请把附条面交给他,取回玉牌挂号寄给我——盒子里塞满棉花和团皱的Kleenex就不会破损,保一两千元的险就不会寄丢了。不过这种噜苏事实在不好意思奉烦,一再踌躇,所以迟未作复。……如一时不会去纽约,就请先搁着再说。我这一向忙,要忙到明年,也不会去另托人。但如果到纽约总是来去匆匆,不易抽出时间来,请千万告诉我,绝对没关系。

司马新年底前去了纽约见到严先生,但是东西没有拿到。回去写信给张爱玲道歉,张爱玲回信表示不要紧。这事还有后文,到了1983年初,她给宋淇夫妇的信里说:

两块玉牌费了无数事之后终于寄了回来,他自己办运输公司,包装得十分职业化,但是chipped〔磕碰〕多处,也不用卖了。

两相对照,很明显是同一件事,这个颇有意思的小细节信息不少,我感兴趣的是严家和张茂渊的关系:

一、信里提到的严先生是张茂渊“亡友的小儿子”,同时又只有他最关心老父,常到上海探望,那么张茂渊的亡友自然就是他的母亲严太太;

二、严先生父亲当时还在上海;

三、这位严先生在纽约从事运输行业,是个Executive;

四、严家夫妇的大女儿是杜月笙的媳妇;

这里的严家和1950年代初张爱玲一度天天走下山去的严家是否就是同一家,还需要其他证据。

证据来自李开第的回忆。当然不是讲严家,而是讲他和张茂渊的相识经过。司马新1987年9月、陈怡真1995年6月都曾在上海访问到李开第,谈到旧事,司马新的记录最简略,李开第说自己1920年代在英国留学,张茂渊和黄素琼当时也在英国,大家都是好友。

陈怡真访谈比较详细:

“我在英国念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留学生当中有个张太太、张小姐,不过我在曼彻斯特,她们在伦敦,始终没有见到面。反而是在一九二八年我们先后回国后,在上海见的面。我的一个好朋友姓严,他的太太和张太太、张小姐是好朋友,设宴给她们接风。在上海最好的旅馆南京西路的大华饭店请客——那里也是蒋介石、宋美龄结婚的地方。严太太请了我当陪客,我同张太太、张小姐都跳了舞,我记得她们的高跟鞋上都钉了钻。"
李开第结婚的时候,姑姑还曾代替生病的严太太当招待,……“她和我们夫妻俩都变成好朋友。”
抗战胜利后,李开第回到上海,因战事,书没读完就回上海的张爱玲和姑姑已住在常德公寓。“我常去拜访她们。……过了两年,她母亲回来了,我请她吃饭,有严太太、张小姐。不过没有爱玲,大人请客不请小囡的。”

这里提到了严先生夫妇,从李开第的回忆看,他们和李开第张茂渊的关系都很密切。最详尽的记述则来自黄伟民的《回忆张爱玲的姑父李开第》一文,黄伟民和李开第同属九三学社上海外贸支社社员,1982年初相识,往来渐渐密切,听李开第谈起过妻子张茂渊的家世,也提到过张爱玲,1988年为了指出周劭关于张爱玲的文章的错误,黄伟民按照李开第的转述和张爱玲的信件写了反驳文章发表,自此之后,两人关系更加密切,李开第陆续将一些旧事告诉黄伟民,希望他将来写一些东西,免得世面上以讹传讹的东西太多。1999年李开第去世后,黄伟民写了这篇文章,大概是目前关于李开第经历最详细的记录。

按照黄伟民文章所述,李开第1902年生于闵行北街钝嘏堂,出身于当地大户人家,十二岁考入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科学校(即交通大学前身)附属学校,之后升附中(高中),直至1924年交大毕业。由于成绩优秀被保送留学,1925年搭乘了法国船去英国。

1927年暑假,在英国北部举办了留英中国男学生会夏令营,不少留英学生都参加了。李开第的好朋友严智珠先生和其太太许慧磊也参加了夏令营。张茂渊当时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钢琴,是留学生中众人瞩目的明星,给严智珠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夏令营之后,严智珠就把在那里的种种情况告诉了李开第。第一次听到张茂渊的名字,李开第并不在意。
1927年底,李开第乘船去比利时、法国游玩,随后就进了英国人开设的安利洋行担任工程师,而他的一些朋友学业完成之后也相继归国,严氏夫妇以及张茂渊姑嫂也回到了上海,经严氏夫妇介绍,李开第结识了张茂渊,并成了一个圈子里的朋友。
步入而立之年,经媒人介绍,李开第与闵行的富家之女夏毓智结婚。1932年9月,李开第在大华饭店举办了盛大的婚宴,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张茂渊作了女傧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