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法视界
原金融法视界(flview)现更新企业帐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法视界

【推荐】智能投顾面临的法律合规问题及国际监管经验

金融法视界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7-29 19: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02

智能投顾面临的法律合规问题


在智能投顾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用户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通过自动化方式出具投资建议、实现资产配置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行的法律合规框架,受到了各国监管部门的关注。根据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2016年12月发布的《自动化建议工具调研》报告,各国监管主体对智能投顾服务模式的顾虑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智能投顾所出具的投资建议的适当性问题。 在初始了解你的客户(KYC)环节,平台一般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建立客户画像,并以此生成适当的投资建议。这些面向客户调查的问题,在范围和细节上或者过于宽泛,或者缺少投资者财务状况、投资经验等特定问题,可能对智能投顾进行适当性评估带来一定影响。


二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 一些消费者可能并不适合接受智能投顾服务。比如,完全自动化投资建议流程可能不适合那些投资需求较为复杂或者自身负债较重的群体。但是目前部分智能投顾平台所提供问卷问题并不足够详细,不足以判断客户是否适合接受自动化投资服务。此外,部分智能投顾平台推荐的投资方案中涉及复杂、高风险产品,在市场营销策略较为激进的情况下,产品销售给不适合的投资群体的风险可能会大幅提高。


三是智能投顾服务的局限性问题。 用户本身对于智能投顾服务的局限性缺乏基本认知和理解。比如,用户可能并不了解这些服务的提供方式,不清楚自动化工具和流程可能并未考虑其全部的财务状况,部分潜在客户可能并未真正理解交易执行功能与投资产品推荐功能之间的区别。此外,自动化投资工具和算法也可能存在偏见,比如对与某类专有产品具有倾向性。


四是监管措施的适应性问题。 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需紧跟智能投顾算法和业务模式的演变步伐。监管机构需具备一定技术能力来检查数据输入(客户信息获取)和数据输出(客户画像和定制化投资建议),以确保使广泛的用户群根据合理注意标准获得公平对待。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认为,由于算法和网站架构的复杂性,对企业的经营行为和业务流程的检查客观上存在难度。


五是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和客户敏感信息保护问题并非智能投顾服务所带来的特殊挑战,而是目前对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依赖度较高的诸多金融科技业务模式所面临的共性问题。2016年,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网络安全风险报告,第5章从资产管理机构角度探讨了网络安全风险,报告中包含了2014年美国证监会进行的一项调研结果,发现49家资产管理机构中的74%都经历过直接或间接网络攻击事件,攻击目标包括客户数据、算法、交易执行功能和公共网站/客户登录界面等。


03

监管回应及措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