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聪明且优秀的人,具有怎样独特的思考模式?
by L 先生说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能见到许多「聪明」的人。
他们有的记忆力超群,有的思维敏捷,有的理解力出色,有的充满天马行空的创意……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许是学霸,也许是圈子里的意见领袖,也许是团队的业务骨干。总而言之,总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那么,这些人之间,有没有存在一些共性呢?
或者说,他们跟更多「没有那么闪耀」的普通人相比,差别在哪里呢?
还是先开宗明义,抛出本文的观点:
所谓的「聪明」,实质就是识别、分析、提取信息,并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跟天赋的智力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一种可以通过锻炼习得的技能。
一
面对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聪明人能比普通人看得更深些?
只是因为他对于这个事件,掌握的信息比普通人更多,经历过的经验更多;并且在足够多的客观资讯和主观感受上面,加了一些总结归纳而已。
为什么聪明人想到的解决方法可以比普通人更多?
只是因为他考虑过类似的问题,也了解过这些不同的方法,甚至对比过他们的优劣点。这样,一旦问题发生时,他就可以迅速作出反应。
为什么聪明人能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及应对的方式?
只是因为他经历过足够多的思考,将思考内化成一种积累和习惯。从而,当面对任何抉择时,都能迅速调动自己的积累来使用。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文章,总是会令你觉得无可挑剔,甚至想找毛病都找不出来,无论你想到什么,他已经在文章里面替你回答了。
是他天生比较聪明么?其实不是的,他跟我说过,他在写作时,每写一句话,都会反问自己一句:
「为什么非要是这样?这样行不行呢?这样呢?」
也就是说,他每阐述一个观点,甚至每用一个词,都会站在读者的角度对自己挑刺,然后,再根据挑刺的内容,逐步将文章完善。这样,你能够想到的问题,他已经事先想过并解答了,自然就显得无可挑剔了。
简而言之,这些特性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两点:刻意练习,以及反复思考。
二
如果把每个人的思维,看成是由许许多多个概念相关联组成的网络。那么,聪明人的「概念网络」中,不但内容比常人更多,每个概念与其他概念的连结也更丰富,并且提取一个概念所需要的时间也更短。
普通人平均每个概念跟其他 3 个概念连结,聪明人可能是 5 个,因此针对同一个概念,他能够联想到的内容更多。
普通人平均提取一个概念需要 10 毫秒,聪明人可能只需要 5 毫秒,因此在相同的时间内(以及相同的工作记忆内),聪明人进行提取-加工的概念数量,远远比普通人要多,亦即他的思维速度更快,思维深度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