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螺旋
解螺旋——医生科研最好的帮手。无论你是科研零基础,抑或初窥门径,你都可以在解螺旋获得极大的提升,从而面对基金、论文、实验游刃有余。解螺旋课堂是所有热爱科研技能学习的医生聚集地,解螺旋会员是医生科研全方位的贴心助手,加入我们,体验改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解螺旋

揭开NgAgo技术之谜: NgAgo基因敲减功能详解

解螺旋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3-29 1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子非鱼(转载请注: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2016年NgAgo技术的问世曾搅乱基因编辑的一湖池水,并掀起了惊涛骇浪而后续又饱受争议。那么NgAgo技术到底如何,南通大学刘东教授于2016年11月发表于Cell Res杂志的一篇文章《NgAgo-based fabp11a gene knockdown causes eye developmental defects in zebrafish》似乎将笼罩于NgAgo技术的浓雾吹散了一些。


同时前几日刘教授在基因编辑学术研讨会上也以基于NgAgo技术敲低斑马鱼基因表达为题,做了细致的研究报道。


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刘东教授


刘东教授主要从事的血管新生方面的研究,而建立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斑马鱼模型只是一项辅助性的基础工作。在NgAgo技术发现之初,确实是想利用该技术进行基因敲除。但是随着实验的开展, 他想要完成的基因敲除(knockout)并没有实现,却意外收获了基因敲低(knockdown)这一结果。


基因敲除与敲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术概念。基因敲除是去掉不想要的基因,使目标基因永久性地表达沉默;而基因敲低则保留目标基因,只是阻断目标基因的表达,但在下一代生物体内依然能够进行基因表达。敲除是基因编辑的功能之一,而敲低则不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