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
《医学界》以有品位、有追求、有爱心、有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让行医更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为用户提供可靠、有用、有价值观的资讯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

ATS 2025 | 聚焦哮喘前沿研究,引领呼吸健康新征程

医学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5-22 19: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3] 。这些数据不仅证实了我国哮喘控制的严峻形势,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治疗方案与实际临床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3.中国哮喘控制不佳的风险因素与临床启示

为何遵循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却未能实现良好的疾病控制呢?ATS大会中公布的CARE4ALL研究结果揭示了其背后的关键因素。

CARE4ALL是一项针对中国哮喘患者进行的全国性、多中心、单臂研究,也是我国首个哮喘质量提升项目(QIP),旨在评估基于GINA指南的医生培训对哮喘管理的改善效果 [4] 。研究最终纳入1132例哮喘患者,通过48周干预随访,分析影响哮喘控制达标的危险因素 [5] 。结果显示,在实施QIP后,仍有43.4%(491/1132)的哮喘患者未得到良好控制 [5] 。与哮喘未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治疗依从性不佳,职业暴露于粉尘、过敏原或有害气体≥3个月,接触冷空气、变应原、感染或其他症状诱发因素,以及基线症状较重(日常有症状,或因症状每周夜醒超过1次)等 [5] 。此外,基线良好的肺功能状态(较高的FEV 1 % pred)是哮喘控制的保护因素,强调了早期干预和肺功能保护的重要性 [5]

以上研究暴露出我国哮喘管理存在系统性问题,亟需从临床认知到治疗实践的全面改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缩小实践与指南的鸿沟:从国际经验到本土化探索



1.国际指南落地的现实困境:美国MART方案实施启示


尽管早在2019年,GINA指南就建议中重度哮喘患者采用维持和缓解治疗(MART)方案,以降低严重发作的风险。但在美国临床实践中,MART方案的采用率仍然很低 [6]

在本次ATS大会上,一项研究分析了美国2017-2022年1103106次哮喘就诊数据,旨在评估GINA 2019指南更新前后,MART相关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变化 [6] 。结果显示,2019 GINA指南更新后,每次哮喘就诊时配发的MART吸入剂平均数量为0.23(95%CI 0.18~0.29),与指南更新前(0.20,95%CI 0.16~0.23)无显著差异 [6] 布地奈德160μg / 福莫特罗4.5μg 莫米松100μg / 福莫特罗5μg(符合MART 治疗策略的方案 )的 使用 量并未发生 显著 变化 [6] 。基于这些发现,美国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提高MART方案的采用率。

2.中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