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总之,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中国不吃这一套,强势反击乃至降维打击美国的霸权行径,引来全世界的喝彩。全球互联网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中国。这反映了两个基本的事实:一是“天下苦美久矣”,二是“公道自在人心”。面对中国的反制,特朗普只能不停地“眨眼”退让。
一个习惯于称王称霸的超级大国,今天变得如此狼狈不堪。背后是美国软硬实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速地下滑。
2024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47%的受访国家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度跌至历史低点,而对中国的好感度上升了9个百分点。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最新的民调也显示,在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却出现了5年来的首次下降,仅33%的美国人将中国定义为敌人,明显低于去年的42%——去年的42%是当时最高的一个情况。
无疑,中国的强势反击赢得了包括许多美国人在内的广大世界人民的支持。所以我们务必把这场国际经贸斗争进行到彻底胜利。
经此一战,世界各国眼中的中国将不再一样,因为中国在挫败美国霸权体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经此一战,全世界都将认识到谁是世界真正的最大最强的经济体,谁代表人类社会更为美好的未来。这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圆桌对话
何婕
:
特朗普发动新一轮的关税战,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关税战对美国的影响,包括世界各国的应对,我们都已经看得到。我想听一下黄院长您的观察。
黄仁伟
:
特朗普上台后,行事风格气势汹汹,来势猛烈,好像他只要一发话,全世界都得跪在下面向他求饶。然而,他这一举措,首先打掉的是美国在世界上的信用,没有人再相信他了。连奥巴马、克林顿都出来说了,我们最大的失败是美国的信用没了。这是特朗普上台后带来的第一个影响。
第二,他认为只要对中国无限施压,中国就会不堪重负;没想到中国反制,结果是美国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这是完全相反的结果。
第三,由于中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顶住了美国的压力,全世界都不屈服,连日本都不屈服,这显然出乎特朗普的意料。在这些外部困境之下,美国国内矛盾又再度激化,特朗普可谓是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何婕
:
对于美国而言,当它未能将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压力转嫁到外部世界时,这些压力就会反噬其自身。张老师在演讲中提到过美国的四根霸权支柱,我们之前还专门做过一期节目,探讨过包括经济、科技、军事以及舆论等在内的这些支柱。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张老师,美国现在发起的这一轮新的关税战,对这四根霸权支柱的影响,是仅仅会造成短暂动摇,还是真的会导致永久性且不可逆的损伤?
张维为
:
我认为是深度动摇。这一观点的启发源自欧盟高级外交代表博雷利。他去年参加完联合国大会后发出感叹,如今“全球南方”国家都意识到,在经济、科技、军事以及意识形态或舆论领域,都存在西方产品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西方霸权的这四根支柱都已出现动摇。我自己在研究如何反制美国关税战时,实际上也是从这四个领域入手发力。不管我们是否进行了相关协调,但事实上全世界都已感受到,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机遇,我觉得我们必须抓住。
博雷利
资料图:AP
何婕
:
打仗的时候战机非常重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这样的一次反击,特别是刚才说到的四个方面全方位的反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战机,一定要把握住。
黄仁伟
:
我们可以将其与朝鲜战场的情况进行类比。在朝鲜战场上,先是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面军事对抗,1951年开始进入谈判阶段,谈判一直持续到1953年。在这期间,边谈边打的时间比单纯作战的时间还要长,而且后续边谈边打的局势更为残酷,因为双方都试图迫使对方在谈判桌上屈服和让步。所以,后续的战斗比前期还残酷,但最终美国还是难以承受,接受了停战协议。
我觉得,这次贸易战、关税战的情况也会是这样的,后面谈的时候还会打,而且打得比前面更凶。
张维为
:
用打仗来作比方,当下很多文章都提到要为持久战做好准备,对于这个总原则,我并不反对。不过,在分析任何一场战争时,无论其持续时间多久,总会有几场决定性的战役。
就拿CIPS和SWIFT来说吧。今天早上我看到杰弗里·萨克斯的观点,他认为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寿命”最多还剩10年,甚至美元的垄断地位可能都维持不了10年。特朗普一整套将SWIFT等金融工具“武器化”的做法,带来的后果大家都有目共睹——美国最终会还不起债,进而引发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