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学者三年实地调查被判AI代笔!原创如何避免被“误伤”?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5-18 12: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年4月,江西某高校的大四毕业生杨同学,在某论文检测平台对论文进行了两次检测,日期仅相距一天,在同一平台对同一文档的AI检测率却截然不同。 此前AI检测通过了的内容却在次日AI检测时被标注成“疑似AI片段”,导致AI检测率上升。
杨同学告诉记者,学校对AI检测率的要求是15%以下,而被标注AI内容的段落,实际为其原创。“同一篇论文,我在7日检测的时候,AI率10.37%,但8日检测时突然就升到了27.54%。老师只能把这篇论文打回来,让我自费重新降重,之后再上传。”
杨同学还告诉记者,某知名检测平台使用计空格的字符数计算方式进行论文查重,使用每千字3元的标准收费,最终导致一万三千字的论文字数升至一万五千字,空格和标点符号所多出的2000字共计收费6元并不合理。
此外,某平台大学定制版检测系统和大学生版检测系统不互通,导致本来一次检测,互通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两次查重,需另外花费一笔检测费用。

记者搜索黑猫投诉发现,疑似不合理收费和AI检测误判的情况,并非个例。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副教授也对媒体表示,其将刚刚完成的论文,提交至某学术论文检测平台,得到的结果令他哭笑不得—— 系统标红的“高度疑似AI生成”段落,是他们研究团队耗时3年扎根基层、追踪多个真实案例写成的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