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剑圣喵大师
愿得我心如明月,独映寒夜迷途人。这里有一个你未知的心理学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剑圣喵大师

三十岁不到,你就想稳定了?

剑圣喵大师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6-09 23: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那晚上,我和冉妹聊了很多,我们的生日只差几个月,个性也差异不多,都不愿做那种父母羽翼下的小女孩,想靠自己去远方看一看。她毕业后就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做朝八晚十二的拼命白领,最忙的时候近乎日夜无休,我也从二十三岁就开始过一个人闯江湖的生活,能体会到女孩子拼起命来的辛苦。

第二天早上,我还赖在床上,冉妹就已经准备去上班,我看着她关上门,心觉这是我在北京看到的最动人的背影。一个姑娘,在北京,她的生命里不想要安稳,她想要点比安稳更好的东西,比如,对生活的主动权。

在离开北京后,我又回到新西兰,从房车中搬出来,买了房,告别了散漫的生活。我把所有书搬进一个房间,当它作暂时的书房,把自己投身于其间,早八晚八地工作,写公众号,接约稿,做网上分享,照看微店……只有偶尔才出门透透气,闻闻安稳的气息。我很爱这种生活,不顾一切低头走路,每次抬头都能遇见一个新的机会。

前不久,冉妹给我发了一条消息“我又升职了!这回和我之前的领导同级了!”

距离我们上一次见面,仅仅过去了4个月。


人在年轻的时候,应不应该选择一种安稳的生活方式?

我至今还记得在我大学毕业那一年,无数同学投身于公务员的考试中,连已经工作的同学都会报名参加。在我的家乡,至今,安稳也是一种炙手可热的生活方式——工作最好是8小时制,内容越简单越好,保证一日三餐10点钟睡觉,有月薪5000进账,至于其它的,这辈子还操什么心?

我见过一个二十三岁的男孩,从毕业那一刻就给自己设定好了安稳路线,如今5年过去,他依旧在为他安稳又轻松的工作而自豪,“我工作特别闲,上午看个电影,中午吃饭,下午看个球赛,就下班了!真不知道你们这些出国的,创业的人折腾个什么劲儿?不累啊?”

和他同龄的男孩子,折腾5年后,80%已成为浑身是经历的人,“有房有车有铁饭碗”已经不再是成功的标签,“有野心有作为有资源”才是更性感的魅力。他们说,“安稳?你落伍了!”这让我想起自己那件自以为时髦的羽绒服,北京的黑夜无法掩饰它老土的气场。

我的朋友小米在一次旅行回来说,“好多天没工作,我真迫不及待开启工作模式了!”这姑娘是个爱折腾的人,当年从家乡跑到上海来闯,几年内不仅在上海买了房子,更是把事业做得蒸蒸日上。


我在做自媒体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如小米这样优秀又拼命的人,对于她们来说,稳定是浪费生命的另一种说法。人不跳出舒适圈,就没法知道自己的潜力,你一个本来可能当老板的人,却一辈子小心翼翼地捧着铁饭碗。八十岁的时候回头看看过去,你浪费了多少潜在的才华,你不委屈?


我意识到,稳定,也许是一个人在三十岁前最坏的决定。

很多人在折腾的路上,也许同我一样,时常受到来自父母的阻碍。我的母亲是个与外界联系不多的人,也许是大东北的文化养懒了人。她不明白为什么老天给了别的姑娘享福的机会,却偏偏给了自家女儿吃苦的天赋?在她的眼中,我的出国,我的写作,我的买房,我的创业……每一条路都走得如此坎坷,无不与辛苦粘连,就连跑步游泳这类小事,在她看来都有伤筋动骨的危险,实在不是个二十几岁姑娘该尝试的事情。

母亲常常在电话中与我灌输“安稳”的思想,她甚至隔三差五地把新西兰的招聘广告发给我,“你应该找一份新西兰的办公室工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天三次休息,周末不加班!公司提供免费咖啡和甜点,多好!”在母亲眼中,一个女孩靠双手闯天下,放弃安稳的工作和可嫁的依靠,这是巨大的悲剧。

没亲身经历过的人,无法了解这些招聘广告给外界制造的假象。那些手持咖啡,穿职业装,在写字楼出入的白领,每周工资在700纽币左右浮动,我计算下我的房贷和期待,如果选择这样的生活,那安稳背后,岂不尽是苍凉?


三十岁之前留给辛苦,三十岁之后才能留给自己,有人说安稳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我觉得折腾才是对自己诚实,那是拒绝对自己的未来有半点辜负的执着,它更适合一个不想随波逐流的人。

有很多二十几岁的姑娘们,喜欢用“看尽繁华”的心态讲,“我累了,现在只想过岁月静好的生活。”

可其实,除了岁月静好的生活,她们也想要一万元一罐的LA MER,想有去巴黎的回来机票,想住上装修精致的大房子,想有一辆让自己倍感骄傲的车,也想让未出生的孩子去读双语幼儿园……

既想要好的人生,又不想过得太累,这是大多数人的希望。

但是好的人生,大多有点累,这是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问问自己,三十岁不到,你就真的想稳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