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光国内,今年国外下行的压力更为明显。
基本面层面
,今年整个供给起来了,铁钢材产量增速同比都高出不少,大家对高产量非常担心。
而且产量并不会因季节性变化就有明显收缩,多为连续性生产。
但需求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今年这种供需矛盾可能在春节前后加大。
今年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稳经济、稳增长,尤其强调加大逆周期调控,但在今年冬季里,基建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依然存疑。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目前对冬季供需压力看悲观的更多一点。
第三个方面
,去年10月份即便钢价大幅度回落,经过了一个磨底过程,钢厂使出了各种招数,贸易商多少都拿到一些货。
今年虽然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价格大涨,但很多人出不了货,后面还是慢慢跌回来。
很多冬储的人觉得不够划算了,还不如在节后冬储,这样一来冬储会变得更加谨慎。
第四个方面
,去年钢厂利润不错,尽管代理商冬储不够积极,但是钢厂通过各种渠道解决了部分资金,再加上自有资金把货自己拿下了。
但今年钢厂防风险意识有所增强,且盈利状况没去年好,供给增加导致资金占用也随之增加。
所以理论上讲,今年钢厂自己把货拿下,这种概率可能会减小。
还有一个方面
,今年很多区域尤其是华南供给也上来了,南北供应慢慢趋向平衡。
所以南方对冬储资源的接收会更加谨慎,需求方面可以填补的缺口也可能减少了。
小编:
与现货冬储相比,期货盘面冬储的优势是否更多?
风险点在哪里?
汪建华:
经历了这么多年,大家越来越能看清楚,节后需求起来,要的时间不是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星期,有时甚至接近一个月。
再加上现货的流动性差、占用资金多,整个市场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因此对贸易商来讲,现货冬储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未来可能就是一些大型贸易商和拿到协议量的做冬储。
期货盘面冬储资金占用小、操作更加灵活快捷,目前盘面价格也比现货低很多,近期螺纹01合约与现货指数贴水已经达到了543元,相比历年同期在最高水平,做盘面冬储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