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所谓的行业差距,真没你想得那么大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1-04 09: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一理念也解释了公司的一些重大失误。 这也是为什么,本来还有发展潜力的产品线或服务线被当作摇钱树挖掘一空,用来为其他业务提供资金,而不是被用以对自身进行重新投资。这也是为什么,当公司下多个赌注、期望其中一个成为大赢家时,却造成浪费并丧失了专注力。这也是为什么,被誉为“转型”的鲁莽并购行动,却通常会引起超支、业绩不佳、大额销账,甚至导致CEO丢掉工作。


这种逻辑暗含陷阱,一个例子就是美泰公司(Mattel)于1999年收购Learning Company。


当时,美泰公司(芭比娃娃的制造商)的增长正在放缓,芭比娃娃的特许经营业务也正在丢掉市场份额;CEO吉儿·芭拉德(Jill Barad)认为公司可以通过转向关注成长更为迅速的市场来获得优势,而答案就在生产互动游戏和教育软件的Learning Company上。但是,她却盲目乐观了(反映在3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上,这相当于Learning Company年收入的4.5倍),Learning Company也有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自由现金流不多,品牌(如Reader Rabbit)日益老化,而且美泰公司没有在互动学习市场上获得成功的专业知识。 结果,不仅没有推动新的成功,Learning Company反而影响了美泰公司,冲抵了公司的利润,并令其股东价值缩水了2/3。 这笔收购交易刚刚过去一年多,芭拉德就辞职了,美泰公司以极低价格卖掉了Learning Company。


设错误

美泰公司的麻烦表明,“那边的草地更绿”这种思维的一个问题:假设管理人才和知识都是可替代的。股东们通常假设,擅长某一领域的公司在另一领域也能够迅速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事实上,这些重要的能力得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才能培养起来,可能需要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的人力、财力资本。 一些已经进入新领域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比如进入网络音乐市场的苹果公司、计算机服务领域的亚马逊,都选择了能够发挥自己已有的独特能力的行业。


第二个问题是:假设现今看似更胜一筹的行业会一直如此。由于突破性创新、有利的行政规定或者其他一些优势,总会有一些行业处于增长周期中的“热门”区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