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亿翰智库
中国房地产战略服务领域领导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亿翰智库

行业发展与洗牌的过程中,租赁住房企业是如何协同发展的?

亿翰智库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5-05-22 17: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而在需求端来看,城市外来常住人口以及支付意愿却在双降。近几年,随着整体经济大环境的下降,一线城市人口流入也随之放缓,2023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同比仅增长0.5%,远低于前十年平均水平。并且,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租客支付能力以及支付意愿下降。“5年前,租客愿意拿出收入的30%甚至40%用于租房开支,但到了2024年,这一比例已经降至大约20%。”


一面是人口减少的需求端,而一面是保租房大量供给的供给端,供需错配之下,租金一路下行。


多元主体的重构与价值创造


对于 政府端 来说,政府在协同生态中承担着土地供给、政策引导和监管协调的重要职责。在政策引导上,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等措施,鼓励企业参与租赁住房建设。同时,政府还需建立统一的监管平台,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租户权益,如建立租金指导价格体系、租赁合同备案制度等。


对于 开发端 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凭借其成熟的项目开发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租赁住房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房企可以将传统开发业务与租赁住房相结合,实现从 "开发销售" 向 "开发运营" 的转型。另一方面,房企可以利用其存量资产优势,对闲置商业、办公物业进行改造,转化为租赁住房。


对于 运营端 来说,专业运营机构在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租户粘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机构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成熟的服务体系,能够实现从房源管理、租客服务到社区运营的全流程专业化。同时,运营机构还可挖掘租户需求,开发增值服务,从而提高项目收益。


而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也衍生出了多种合作的资管模式。


如重资产模式下的央地合作模式。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租购并举”,租赁住房市场近几年快速发展,并且在租赁用地供给增加、市场需求提升等因素影响下,大型租赁社区成为今年市场主流。


不同于集中式公寓或分散式公寓,租赁社区的体量一般很大,房源数量多数在1000以上。物理空间更加集中。受大城市中心区域的地产资源趋于饱和影响,以及大型租赁社区体量较大,建设成本较高的挑战。


相较于其他长租公寓运营商,国企在融资、拿地等方面拥有更多资源与话语权,更能占得租赁住房用地政策红利“头筹”,更易于成为长租行业的头部玩家。


通过央地合作模式,由政府负责牵针引线,可以保证入住率的快速提升以及稳定性,也可以实现轻资产运营输出,摆脱重资产模式扩张下的资金压力束缚。而跟政府的深度捆绑合作,更有益于其品牌扩张做背书,便于后续项目的快速获取。


企业协同发展可能存在的潜在矛盾


首先是对于跨主体的企业间管理标准的兼容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