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casa)微信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聚焦丨北京市出台推动演艺高质量发展10条举措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公众号  · 美术  · 2025-05-15 1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支持办法》提到,鼓励高品质剧目多演常演,对于演出场次多、观众吸引力强的精品演出,经综合评定,择优予以最高50万元支持。支持优秀剧目在京驻场演出。对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效益突出的驻演剧目,择优予以最高100万元支持。


支持演艺企业创新发展

《支持办法》提到,对年度营收2000万元(含)以上,行业引领作用突出,业务专业性高,提供代表性的演艺内容、产品或服务的演艺企业,经综合评定,择优予以最高100万元支持。


《支持办法》主要特点


丰富演艺供给,更好满足观众文化需求。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支持办法》多方面加强支持,不断丰富首都演艺市场精品供给。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方面,锚定“售票人数”这一关键项,吸引更多优质演唱会、音乐节在京举办。精品演出方面,鼓励高品质剧目多演常演,鼓励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有市场的精品演出在京落地。演艺空间方面,激发演艺新空间在内容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推出“小而精、小而美”的沉浸式演艺项目。

加强市场培育,推动演艺产业提质升级。 《支持办法》全面支持演艺产业发展,围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目标,推动首都演艺市场发展提质升级。充分发挥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聚集人气的优势,将观演动能转化为消费势能,提升首都演艺引流迎客吸引力。精品演出和演艺新空间方面,《支持办法》侧重支持演出场次多、观众吸引力强的优质项目,鼓励各类演出主体更好面向市场、服务观众。演艺企业方面,着重支持为行业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吸引更多优质演艺资源聚集北京,推动演艺企业主体做大做强。

赋能场景焕新,促进“演艺+”融合发展。 《支持办法》着眼“演艺+”多元融合发展,有效释放行业创新动能,发挥文化消费在拉动经济内循环方面的作用。聚焦演艺新空间的培育与拓展,鼓励商业综合体、剧场影院、园区街区、公园景区、文化文物单位等活化空间利用,发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演艺项目,加强多业态深度融合。鼓励以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精品演出、演艺新空间为“流量入口”,通过演艺产业链拓展、消费新场景构建、文旅新业态培育,助力各类演艺场所周边商圈、景区、园区等形成文化演艺消费动线,串联城市多元消费场景。

强化政策联动,提升协同服务效能。 《支持办法》首次将对演艺企业的奖励支持纳入政策范围,不仅通过资金引导培优育强、实现行业引领,更以政策联动的形式加大支持力度。获得支持的演艺企业,可在各级创作扶持工程、精品剧目展演、人才培养及引进等项目申报中和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中,获得优先推荐或数量倾斜,为演艺企业创新壮大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2024年,北京市演艺市场延续火爆态势, 全年共举办营业性演出约5.7万场,吸引观众超1280万人次,票房收入超39亿元,场次、观众、票房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6%、12.5%、73.6% ,国家大剧院、天桥艺术中心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年度票房超2亿剧院,领跑演艺市场;2024年,北京市全年大型演唱会票房超20亿元,在全国大型演唱会城市票房排名中上升为全国第二;北京市市区两级合力推动新空间加速落地,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认定区级演艺新空间79家,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授牌北京市首批25家北京市级演艺新空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