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次,幕课邀请到林鑫导演,在辞旧迎新的年末,开设了
《个体·群像·城市·方志:林鑫口述史纪录片工作坊》
线上课程,和大家一同探索口述历史与纪实影像之间的连结,学习如何融合使用多种媒体进行研究和创作。
这一课程将浓缩林鑫导演数十年来的艺术创作,为所有
对纪录片和口述史有强烈兴趣、对纪实影像保有热情的创作者
,真诚提供经验与思想的传输。
在此课程中,林鑫导演将和大家分享独立纪录片创作的限制和挑战,采用口述史纪录的原因与技巧,口述史和个体生命史间的关联,如何用多人口述构建人物的一生;面对未知时,纪录片作者应当保持何种心态,采访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在后期剪辑过程中,作为剪辑师应当具备怎样的视角,去得当控制影片节奏与长度,根据个人情感表达选取空间与细节。导师还会通过影片案例,详细分析城市变迁对个人叙事的影响,以及群像纪录片的创作方式。
课程导师林鑫是口述史纪录片导演
、诗人和画家,曾担任
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竞赛单元评委、第13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选片人
。他和丛峰等电影人一起创办了《电影作者》杂志。纪录片作品有《陈炉》《三里洞》《同学》《瓦斯》《传道人》《寇德卡》《陈笳咏》《河床》《单身女人》等,其作品曾入选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电影节和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等。
林鑫导演的大部分纪录片
以口述史作为调研和创作工具
,曾出版专著《三里洞:上海支边矿工的影像史》,2020年由《电影作者》杂志推出《铜川方志:个人影像的微观史》。著作《同学:沉浮在时代的洪流中1978-2008》《河床:一个家庭的影像史》《沉默的风景:一座城市的社会和地形学考察》正在整理编辑中。他擅长将口述内容转化为影像脚本,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构成了其影像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鑫多年来用文字和影像档案纪录了家乡矿工及后代的生活状态,在《三里洞》制作过程中,他和妻子胡菊芳一起完成了数十万字的影像资料整理和编撰工作——
其著作《三里洞:上海支边矿工的影像史》是中国当代纪录片基于田野观察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