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 意志力是容易损耗的
就如同时间、体力、注意力一样,意志力也是一种个人资源。这项资源是有损耗的:用一点少一点。
我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许多职场人士和著名作家,都常常在早上,啃最硬的骨头:做最难、最复杂、最需要创造力的工作。这是因为在早上,个体状态最好,意志力最充盈。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志力的“电量”也在逐渐损耗,个体状态也在逐渐下降。
b. 意志力是时高时低的
水有潮起潮落,月有阴晴圆缺。意志力也是动态变化的:
这很好解释了你的一些失败:你的信誓旦旦,是在意志最饱满的时候,但旺盛的状态不会一直持续。
你总会遇到低潮,那是防线最薄弱的节点:破戒这种事,没有一次两次,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全线崩溃、回到重前。
c. 意志力不是用之不竭的
不要计划用亢奋高效的一天,写十篇文章或啃下一本专业书籍。那样的过程会很丑陋:挤牙膏式的工作状态,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不要为自己同时设定100个新年目标。你的意志力资源不足以支撑这么多事情。贪多务得的结果大概率是:每个都蜻蜓点水,最后一个都完不成。
意志力是宝贵有限的个人资源,不要挥霍它,要把它用在刀刃上。
3)
建立习惯后,就不需要太多意志力了
更多的意志力实际上并不重要。实现改变需要的是建立习惯而不是意志力。建立习惯需要大量意志力,但习惯一旦建立起来,维持习惯就不需要太多意志力了。
比如“每日复盘”和“早睡早起”的习惯。最开始会有不舒服,但随着磨合的深入,所有的不适感都会逐渐消失,非常自然。它不是我的任何负担,也不是需要分配的工作,也不会消耗我的意志力。
再升华一下,你会发现身边的许多牛人,他们的努力都是“
常态化
”的:
他们不会被自己“熬夜一两次”而感动;他们也不会觉得以上这些,有多了不起。这些努力,并不需要意志力的驱动,而是潜意识里的自发行为,是有肌肉记忆的习惯动作。
许多时候,这就是区分牛逼与否的参照物:昙花一现的努力,都是假努力。如果每一次努力,都需要大量的心理建设和自我说服,那说明你还嫩了点。
3.
该怎么做
这一部分,我们来讲讲技术层面的实操方法。
如果将“改变”看做市场化的行为,我们所做的,无非围绕两条主线:提高违纪成本,降低合规成本。
1)
外力驱动
作为英剧《黑镜》的编辑,Charlie Brooker 经常收到邮件,询问写剧本的建议。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你需要一个截稿日。这是你唯一需要的东西。别扯什么运气,别扯什么天分,找个“今晚不交稿就打爆你狗头的人”,跟他合作。然后,你会被自己的才华吓到。
这段话应该裱起来挂在客厅里。“外力驱动”达到目的的最简单好用的方法,它节省了你的意志力。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