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当前广告投放面临的挑战和流量问题,分析了流量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优化师应该采取的措施和自我救赎的方法。文章还探讨了未来广告投放的趋势和价值体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流量质量下降问题
文章指出当前流量存在质量下降的问题,表现为点击率高但落地页跳出率高,线索量看似多但有效线索少。作者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包括无效点击、落地页体验差、广告创意与落地页内容不符等。
关键观点2: 平台算法的影响
文章认为平台算法的变更,特别是加入了AI智能投放后,可能导致更泛泛的流量被推给了广告主,使得投放效果不如预期。
关键观点3: 用户行为的变化
文章提到用户越来越精明,对广告的免疫力增强,同时用户注意力碎片化、耐心差,对广告的要求也更高。
关键观点4: 优化师的自我救赎
针对流量问题,文章提出了优化师可以采取的措施,如死磕精准、深挖用户画像、关注后链路数据、提升体验等。文章还强调了开放心态、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5: 未来趋势和价值体现
文章最后提到了未来广告投放的趋势和价值体现,强调了优化师的价值在于精准和转化,而不仅仅是跑量。作者还鼓励大家保持初心,积极面对挑战。
正文
现在媒体都是用算法,今年还有了AI的加持,只是算法也会出错,可能用户是被算法“误伤”的。
这个锅你背不?
2、「2个打酱油的」在干嘛?
虽然平台一直在打击机器流量,但只要有利润,就有人会冒着风险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那剩下的“2个”就应该是我们的精准意向客户了吧?
其实也不然,就像我前面说的「一个半儿」,可能真正有意向的就一个人,最后能不能转化还是个未知数。
咱就是说,今年想花钱买点精准流量,不是价格高不高的问题,问题是根本没有。
所以,
今年的流量,不是「量」的问题,是「质」的问题。
02.
为什么今年的流量这么“虚”?
1、是平台算法的“锅”?
各家平台都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再也没有什么新增流量了。
作为平台,也是需要完成KPI的,算法是不是也就会把「更泛泛的流量」推给你了。
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家平台都在加码「
AI智能投放
」。
AI智能算法的推荐真的智能吗?
会不会为了跑量,把不相干的人也推过来了?
AI智能投放的表面是把人工干预的因素降到最低,全由算法去推荐;
本质上也把之前「可手动圈定精准用户」的功能给砍了。
算法加入了AI之后,感觉现在投放就像开盲盒。
点击开跑后,就两眼一摸黑等开盲盒吧。
2、用户行为的“变”?
用户越来越精明,对广告的免疫力越来越强,一眼就能识别“套路”。
用户注意力越来越碎片化,耐心越来越差,稍微有点不爽就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