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财闻汇
21世纪传媒 · 公众号矩阵成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21财闻汇

全球首例前空翻机器人,狂奔12km/h!深圳速度,又一次惊艳全球

21财闻汇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3-13 14: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智能涌现”:专用向通用的范式跃迁



“人形机器人是‘体能+智能’的结合,钢铁躯壳里面住着一个灵魂。”新款机器人发布后,众擎机器人创始人兼CEO赵同阳说,“近期已收到上百个意向订单。”


众擎机器人的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通过智能控制算法、运动学模型的深度优化,结合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对关节力矩、加速度和地面反作用力的毫秒级响应。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正以颠覆式创新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而智能机器人正处于开发并运用于未来生活的关键节点。


业界一般认为,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多模态认知能力突破,标志着人工智能从专用向通用智能的范式跃迁。技术的启蒙,应用渗透率的提升,业内期待智能体经济时代来临,实现“人机同城”乃至“人机共生”。


不过,当前大模型仍局限于聊天、查资料等“点状”应用,尚未在工业、服务业释放规模级生产力。要实现智能涌现,需要以组合式创新构建完整的人机环境。


技术演进已经先行一步,中国则备受期待。智能机器人正站在有望突破L2、踏上L3的前夜。这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被媒体总结为杭州“六小龙”、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乃至深圳机器人“八大金刚”。


高盛今年2月发布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研发走向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时期。中国凭借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广阔的应用市场,有望在特定细分领域实现突破。高盛称,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参与者众多,包括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科技等。这些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和产品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头部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例如华为、比亚迪等。


“期待在2026年能够量产面向工业的L3级别的人形机器人。”3月8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说。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在L2初期,要想实现好的商业化,则要有L3能力,也就是把手、脚、嘴、眼、大脑全向融合。


机器人的发展,遵循从L1(无自主操控)逐渐智能水平升维的进程。到了L2,就是常见的工业机器手臂、扫地机器人、两足/多组机器人,它们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程序自主运行,但仍需人工监督。到了L3,机器人搭载“具身智能”,大部分场景下能独立运行。

(众擎PM01人形机器人现身深圳人才公园)


在深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正加速布局与迭代。


人形机器人不断出现。 凭送餐等商用机器人起家的普渡机器人去年9月发布了其初代类人形机器人PUDU D7,预计将在今年实现全面商业化落地;中国移动、华为、乐聚近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上联合发布全球首款搭载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实现了大场景下的高精度定位和多机协作可靠性,获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现场点赞。


算法正在被突破。 3月6日,深圳“八大金刚”中的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智平方分别宣布完成A+轮融资、Pre A+轮融资;前者近期发布了具身智能操作算法LimX VGM,后者是国内最早探索端到端VLA技术路线的企业。


进一步,群体智能正在被试验。 优必选3月宣布,首次将群体智能技术引入人形机器人,已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此前,优必选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多个车厂,并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单机自主智能实训。


中金公司认为,2017年Transformer架构的出现奠定了大模型主流算法基础,图像识别、自然语音处理等AI技术加速突破。对于中国,从2023年的“百模大战”,到2024年“六小虎”脱颖而出,再到2025年DeepSeek横空出世,AI赋能千行百业逐渐走向现实。


“下一步,深圳将围绕着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尤其是灵巧手、柔性传感器、新型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以及人工智能底层数学机理开展研究布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表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