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星球研究所

中国的雪山花海,正在盛开!

星球研究所  · 公众号  · 地理  · 2025-05-23 07: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地球上最险峻的舞台——天山流石滩上的植物生命,以及高山植物的迁徙、演化及与人类的互动。包括杜娟等植物的故事,展现了一场高山植物的生命之旅和全球范围的进化狂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一、文章结构概述

文章从描述地球上最险峻的舞台开始,引出文章主题——高山植物的迁徙和演化。接着详细介绍了横断山脉地区的植物生态系统,包括不同植物的生存策略、迁徙路径和演化过程等。

关键观点2: 二、植物的生命之旅

介绍了不同植物为了生存和繁衍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突破重重困难进行迁徙和演化。包括高山植物如何利用各自独特的生存策略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迁徙路径。

关键观点3: 三、杜鹃的迁徙与演化

详细描述了杜鹃作为高山花卉的代表之一,在冰期与间冰期的迁徙与演化过程。包括它们如何从东北亚起源地南下到横断山区,再向全球扩散的经历,以及杜鹃种类丰富化的过程。

关键观点4: 四、人类与高山植物的互动

介绍了人类在高山植物迁徙和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高山植物如何影响全球园艺业和世界花园的发展。包括欧美植物猎人将高山花卉引入欧洲等地引发的园艺革命,以及中国高山花卉对世界园艺业的影响。

关键观点5: 五、当前的研究与保护

介绍了当前对高山植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包括建立高山植物园、保护高山植物种质资源,以及跨国合作保护高山植物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原本生长在这里的植物

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劫难”

喜暖的物种大量灭绝

适应新环境的小范围变异却得到积累

耐寒的新种逐渐形成

一场就地演化的飓风

迅速席卷山头


许多现代植物的祖先陆续登台

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

早期的高山植物群就已出现

距今约3000万年前, 横断山 区就已经出现了 早期的 高山植物群, 包含许多 现代植物的祖先谱系,如 毛茛科翠雀族的物种,这要比 其它现存 高山植物群的起源早得多 图为 翠雀族的 甘青乌头,摄影师@23号


随后

横断山脉持续变形

喜马拉雅山脉相继隆升

越来越多的栖息地被孕育

“天岛”的范围不断扩张

到了中中新世,喜马拉雅山才隆升成高大的山脉。图为 喜马 拉雅山脉群峰,摄影师@ 宋鹏涛


河流的长期侵蚀

又切割出复杂地形

在不同海拔,不同坡向

塑造了丰富的微生境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摄影师@ 姜曦)


进一步增强的亚洲季风

更是带来大量水汽

为岛上更多植物的幸存

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湿润条件


多方助力下

进化的飓风愈演愈烈


两大高山家族

风毛菊属 绿绒蒿属 接连诞生

奇花异卉一个接一个涌现

它们依靠各自的独门绝技

逐渐称霸云海

随着 青藏高原的隆升, 东亚季风发生了进一步的强化和扩展。高山物种多样化的形成示意,制图@大白菜 /星球研究所)


雪兔子 披上 “棉被”

率先向狂风和严寒发起挑战

它们通常拥有紫黑色的花

能够充分吸收太阳辐射

抵挡雨雪冰雹的入侵

(请滑动观看。 雪兔子是菊科风毛菊属的植物,“棉毛植物”的代表,其通体密被毛状体。摄影师@ 彭建生& 张亚洲&PPBC/ 徐畅隆& 林森)


绿绒蒿 紧随其后
采用迂回的策略与极端环境周旋
它们会 适时垂下头部
躲避强紫外线和雨水的伤害
大而艳丽的花冠又能在风中扬起

吸引熊蜂和绢蝶的光顾

请滑动观看。摄影师@ 程中威& 彭建生& 李勇&范毅& 林森& 崔永江)


此外

喇叭状的 龙胆

还会在夜间悄然闭合花瓣

将雌雄蕊与外界的低温隔离

维持自身的繁衍活力

注:以下高山植物并不都是从横断山区起源,仅作适应性特征介绍。摄影师@ 彭建生)


巨人状的 塔黄

能将叶片特化成黄色“外衣”

为自己娇嫩的身躯

搭建起简易舒适的暖房

研究发现,塔黄苞片包裹的内部花序的温度,比同时期的环境气温高出10℃左右。摄影师@ 李勇


矮个头的 垫状植物

则簇生成特殊的半球状结构

静悄悄地藏在碎石间

不仅是聚集和缓冲热量的“保温板”

也是其它动植物的“避风港”

团状福禄草和垫紫草在抱团取暖,其上生长着许多共生植物。摄影师@ 彭建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