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国演义
中国最大的三国演义爱好者社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里的故事,我们一同赏析,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国演义

汉献帝一生最牛两句话,一句让曹操汗如雨下,一句被后世耻笑千年

三国演义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8-06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汉献帝好不容易从狼窝虎穴中挣扎出来,随后就被曹操胁持迁都到许昌,改称许都。直到此时,汉献帝心中才明白他这是从虎穴之中出来,又掉入了龙潭里。就此,汉献帝沦为了曹操手中的傀儡。当汉献帝迁都许昌依然守着虚位,当时值宿警卫侍兵,没有一个不是曹操的亲信,甚至于议郎赵彦仅仅只是为汉献帝提出与曹操周旋的对策这种事情,被曹操得知后将其杀害。

事后,刘协对大权独揽的曹操极为不满,不甘心做傀儡汉献帝,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结果因事情败露,董承等人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衣带诏风波过后,其余内外不和曹操一条心的,多数遭到诛戮。曹操后来因此事入宫准备指责汉献帝的过失,但毕竟汉献帝身为天子,一怒之下怒斥道:“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意思是你若能够辅助我,那么就希望你优厚相待;否则的话,就希望你恩爱相加把我抛弃。此话一出也就是说,汉献帝就直接摊牌,让曹操心惊不已,连忙磕头求出。《后汉书》记载:“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当时,也许是因为有虎贲军在侧执刀,同时虽然曹操已经都安排了自己的人,可还有很多忠于汉室的人,所以曹操才会汗如雨下,惊慌失色,但是这件事之后曹操也没有把刘协如何,只是自此以后,曹操不敢再这么朝见皇上了。而能够把曹操吓成这般模样,除了汉献帝之外,又有几人呢?而他做到这些,仅是凭借一句话而已。

在曹操杀董承后,伏皇后对董贵人的死历历在目,非常畏惧曹操,于是就给父亲伏完写信,痛陈曹操的不臣之心,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畏惧曹操势力至死都未敢行动。公元209年伏完病逝,由儿子伏典承袭爵位,刺杀曹操密谋事件就此罢休,不过这封信却为伏寿皇后后来被曹操诛杀埋下了伏笔。

公元214年,曹操知晓此事后非常大怒,便挟献帝废黜伏皇后,并代献帝写好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据《后汉书·皇后纪》记载:“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假为策曰:皇后寿,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于兹。既无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谨身养己之福,而阴怀妒害,苞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总之就是伏寿不贤良不淑德的女子,不配当皇后。为此,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亦被处死,伏寿母亲盈等十九人都被流放到涿郡。

紧接着,曹操命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搜捕皇后。伏皇后藏到宫中的夹墙里,终被禁军拖出。伏皇后躲藏在壁中被找到,披发赤脚徒步而行哭泣着哀求汉献帝说:“不能再救救我吗?”但此时的汉献帝面对曹操的强势只能说:“我亦不知命在何时!”(意思是我也不知我的性命还能延续到何时啊!)而不曾想汉献帝无意中的一句话,居然被后世耻笑了数千年。

的确,处在汉献帝那个位置,能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是无可厚非。因为,那时的汉献帝就是曹操名副其实的傀儡,没有任何权利可言。面对着自己皇后的无助哀求,汉献帝虽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伏皇后被害后,汉献帝面对御史大夫郗虑也是无奈的说:“郗公!天下难道有这样的事吗?”

而纵观汉献帝一生最牛两句话,一句话能让权臣曹操汗如雨下,确实不失帝王风范。毕竟对于奸雄曹操来说能让他害怕的人,少之又少,除了让他感慨“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的马超,以及吓得他差点迁都的关羽之外,恐怕只有汉献帝刘协了。而那一句被后世耻笑千年“我亦不知命在何时!”,也是汉献帝经过几番反抗曹操后,似乎已经认清了现实东汉已名存实亡,不是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就可以改变。最终,在曹操死后刘协选择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得以善终。

显然,魏国君臣也承认汉献帝刘协的聪明睿智。在《谥法》中,“献”字算是好谥,有聪明睿智的意思。这个谥号是魏明帝曹睿给的,其实是在褒奖刘协识时务,没有把丢失社稷的罪责背给他,毕竟“汉亡于恒灵”,刘协是无辜的。后来史学家也说到:“献帝生不逢时,颠沛流离,国家遭难。汉家四百年天下,终于断送在他手里,自己也只能像尧帝儿子丹朱为舜帝之宾一样,作为魏帝曹丕之宾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