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智库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移动医疗新媒体《医学界》的调查研究部门。致力于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医疗业的新现象、新方法、新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智库

国家医保局接连推出“立项指南”,有哪些影响?

医学界智库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3-18 18: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丨中国医疗保险


国家医保局印发多个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驶入“快车道”,按下了“加速键”。


近日,国家医保局连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骨骼肌肉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心血管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根据国家医保局规划,2025年将完成所有学科领域的价格项目整合。


据悉,2021年国家医保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提出通过3至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验。到2025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成熟定型,价格杠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按下“加速键”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包括各种检查检验费等,是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的计价单元。


以往,国家医疗服务价格实行的是各省属地管理,由地方医药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价格项目、确定价格水平,因此地区之间价格项目的数量、内涵差异都很大。 比如数量上,有的省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有几千个,有的省份有数万个。项目内涵上,同一个价格项目名,在不同的省份却有完全不同的服务内涵。从项目价格上看,各省差异则更大。一些地方还会按操作流程拆分价格项目,增加了医疗机构计费负担,群众也看不懂。比如,全国各省普遍有2000多个检查检验项目,受信息壁垒等因素影响,有些项目的价格在不同省份差异明显。以用于评估凝血功能的血栓弹力图试验为例,有地方需花费360元/次,也有地方只要100元/次。


如今,国家医保局通过编制立项指南,将原来地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统一和规范,最终实现信息透明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使医疗价格项目能够更好计价、更好执行、更好评价。 未来,不规范、不一致的收费情形将越来越少,医疗服务价格全国一盘棋管理时代或将到来。


自去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发布一系列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统一指导各地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