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深夜友好型公号。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很难入睡?也许是你人格的锅 | 如何缓解睡眠匮乏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8-31 22: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坚持和伴侣一起睡,有时是担心社会对“分开睡”的污名化。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分开睡”意味着两人的感情出现了问题。许多人不敢和伴侣提出“分开睡”的要求,也是怕会引起伴侣的误会。对此,精神病学专家Wendy Troxel教授建议道,对于那些在伴侣身边睡得很不好的人们,如果他们能以“提升睡眠质量”为理由,让伴侣意识到分开睡能让双方睡得更好,那么伴侣们会更容易同意分开睡。



2. 你睡不够,也可能和你的人格特质有关

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也会影响到一个人能不能拥有充足、良好的睡眠(Hintsanen, 2014)。

a. 尽责性水平较低的人更难睡好

研究发现,低尽责性者很难规划自己的睡眠,很难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人格与人的自律能力和条理性有关。 一个尽责性水平较低的人很难自我约束,去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任务。 低尽责性者不太重视做计划,包括睡眠计划。因此他们很难养成固定、良好的睡眠时间,大脑就没有办法形成可靠的睡眠节律,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释放“睡眠信号”。同时,低尽责性者的睡眠时长也经常充满波动,他们经常会因为工作和学习,挤占原本睡眠的时间。

b. 内向者更难以入睡

比起外向者,内向者更难以快速地睡着。这可能是因为外向者倾向于在公众场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释放自己的情绪,忧虑已经在室外解决,回到卧室后,他们可以带着更少的心理负担入睡。相比之下,内向者更喜欢在独处状态下思考问题。当夜晚他们独自躺上床时,会有意识地思考问题,更难以入睡,因为入睡需要人们能放开对思维的掌控。

c. 神经质水平高者睡眠质量更差

高神经质者很难入睡,而且容易起夜或是过早醒来。 高神经质者情绪较不稳定。 他们很容易情绪激动,并陷入思维反刍 (rumination)——反复思考为什么自己会有那么多负面情绪,以及反复回忆情绪爆发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例如和他人的人际纠纷。当高神经质水平者试图入睡时,他们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和对负面情绪的思考中,也就更难以入睡。

此外, 高神经质水平者对压力的反应也更敏感。 比起神经质水平较低的人,他们更难缓解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反应,很难在压力环境下较为放松的入睡。而在紧张状态下,人们会睡得更浅,更容易被惊醒。所以,高神经质者的睡眠质量也更差,很难觉得自己“睡了个好觉”。


3. 你睡眠匮乏,可能是因为你与社会存在时差

有些人总觉得睡不够,是 因为他们的生物钟与社会规定的睡眠时间并不一致,于是他们总是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得到睡眠。 这种生物钟与社会时钟不同的情况,被称为“社会时差”(social jetleg)(Butler, 2010; Maxon, 2013)。

在“朝九晚五”的大环境中,人们会大致默认在23点-8点之间睡觉。然而,不是所有人的生物钟都偏好在这个时段睡觉。有些人喜欢早早入睡、早早起床,被称为“早鸟型”;而有些人喜欢半夜入睡,中午才起,称为“夜猫型”。极端的“早鸟”与“夜猫”容易长期地感到睡眠匮乏,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睡眠节律入睡,错过最佳的入睡/睡眠时段。当社会要求他们工作时,他们会觉得“我现在还是应该睡觉/我已经开始觉得困倦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