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由于ASCL1是与脂质代谢有关的基因,于是他们进行了脂质谱的验证,分析了可能由单核细胞高表达ASCL1导致的脂质变化。结果发现ACSL1的过表达,会改变单核细胞的脂质组。从中他们筛选到了可能参与中性粒细胞NETosis的LPC和LPA,并且使用不同浓度的LPC和LPA对中性粒细胞进行验证,发现LPC和LPA的浓度梯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中性粒细胞的NETosis(
这其实就是归纳法中米勒五法的共变法,通过LPC和LPA的浓度变化,查看中性粒细胞NETosis标志物是否随之产生响应,这个在《列文虎克读文献》和《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书里都讲过
):
最后他们使用AAV敲减了ASCL1,来分析对于APOE缺失小鼠的mIRI后血栓炎症的影响,结果发现敲减了ASCL1后缓解了NETosis以及血栓炎症。这里你可能会说:夏老师,你刚才不是说只要补充一个敲除ASCL1后对于NETosis以及血栓炎症的影响,就可以说明问题,并且使得文章逻辑更严谨么?对的,但夏老师刚刚说的是在单核细胞中特异性敲除,而不是广谱的敲减,广谱的敲减的话,概念的外延要远大于特异性敲减,所以这样的验证还不能把逻辑补充完整:
最后就形成了这样的示意图(
这个是夏老师随便用PPT画的,不知道怎么画的话,可以去看看《夏老师带你读文献》复习下
),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是高脂血症诱导了单核细胞的ASCL1表达增强,从而产生了LPC和LPA,LPC和LPA促进了中性粒细胞的ROS产生,激活了中性粒细胞的NETosis,从而促进了血栓炎症:
如果这篇文章能把逻辑的严谨性补充得更完整一些,就是多加几个实验验证,可能会更上一层楼。少了一些关键的验证,就会导致证据链的不够完整,而证据链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也往往是大家都忽略的部分。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原文,祝你们心明眼亮。
(
本文为夏老师个人观点,仅讨论文章本身,对超出文章以外的内容并不多做评价,如有异意,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
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