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管理智慧AI+
专注商业管理,每日发布管理、职场、互联网转型、社区实践方面的优秀文章,超过116万商业人士订阅。倾力打造的“千禾会”社区——汇聚国内数十位顶尖社区实践先行者,做你的社区实践伙伴,目前已正式上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管理智慧AI+

包政:向CEO典范斯隆学什么?

管理智慧AI+  · 公众号  · 职场  · 2025-05-24 06: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个23岁的小伙子有什么经验,有什么独到之处呢?他的成功一定是简单的,一定是普通人可以借鉴和模仿的,至少不会像理论上说的那样玄乎,让人如痴如醉、神魂颠倒。
斯隆有一个爱好,市面上所有商业报纸杂志他都阅读与浏览,他认为汽车是一个新兴行业,今后一定会大发展,由此决定把海厄特的滚珠轴承产品卖给汽车零配件制造商。这件事很简单,普通人都能做到,数以万计的小公司小老板,当然也都能学会,都能做到,花一点儿时间每天看看商业消息就可以了,用不了多久,对自己产品的出路就有了洞察力。
千万别听那些企业战略学家的忽悠,以为这是一门大学问,那就上当了。有一则笑话:一只蜈蚣正在漫步,突然有青蛙问道,你每天早晨起来先迈哪只脚?于是蜈蚣开始摆弄它的脚,摆弄半天,和青蛙说,以后别再问这个问题了,我已经不会走路了。蜈蚣都会被忽悠瘸了,何况人乎。
中国到底有几家大企业,有几家小公司变成了大企业?听专家学者讲“大企业的战略”有意义吗?对斯隆而言,战略就是给自己的产品找出路,找合适的买家,与年轻人择偶择业一样简单。
如果说斯隆有什么特长,只能说他受过工程学方面的教育,是一个地道的理工男。他跟泰勒时期的效率工程师一样,懂得如何提高生产作业流程的效率。
他选定了汽车零配件生产商作为自己的客户之后,就下决心与客户同步成长,共同服务于汽车生产企业。他把滚珠轴承的生产作业过程,连接到客户的生产作业流程之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走进客户的价值链”,在改进自己产品的同时,帮助客户企业改进生产作业流程。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玄妙的,就是工程师“降本增效”的流程思维。
沿着这个流程思维,斯隆想到了,要积极参加汽车展销会,了解市场行情并结交汽车业的人士,聆听亨利·福特这样的大佬的教诲,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斯隆在汽车展销会上能做些什么事情呢?没事找事,尽量帮腔,只求别人不要嫌弃他,比如帮助客户企业宣传汽车的零配件等。
斯隆这种流程的意识和思维,恰好合乎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与亚当·斯密“分工与组织”的理论开辟的工业化道路是一致的。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工业化道路上,很多工程师背景的人都能取得极大的成功,比如福特、格鲁夫、韦尔奇、马斯克、任正非,等等。
这也许是一个未被揭开的秘密,不少企业人至今还在热衷于文史哲,热衷于搞人际关系,这就是证明。可以说,斯隆在职业生涯中一路前行、不断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的工程师的思维和素养,是他懂得向流程要效率,向流程要出路。
向流程要效率
斯隆在海厄特公司的成功,使他有了向流程要效率的经验与能力,有了通过打通流程来谋求更多利润的能力,这些被杜兰特看中了。毫无疑问,杜兰特看中的是斯隆挣钱的能力,斯隆的挣钱能力也就被认定为他的身价。
杜兰特是游说的高手,也是整合企业的高手,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了通用汽车公司, 他想整合一家汽车的零配件公司,取名“联合汽车公司”,希望借此重新回到他创立的通用汽车公司。
①1910年,由于陷入财务困境,杜兰特在通用汽车公司的经营权被波士顿财团接管。
杜兰特通过游说,创建了雪佛兰汽车公司。在此基础上,他以“换股的方式”把诸多生产汽车零配件的小企业整合了起来。可以说杜兰特是一个天才,“空手套白狼”的天才。
他想收购海厄特,直截了当地问斯隆卖不卖,要多少钱?斯隆也没客气,报价1500万美元,最后以135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斯隆和他的父亲作为股东得到了1000多万美元,成了名义上的富翁-拥有估价1000多万美元的股票,而不是可以装在兜里的现金。斯隆真正得到的是“联合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职位。
斯隆很清楚,要想挣到现金,还必须继续努力。要是不加倍努力,挣不到钱,那他就只能走人了,这就是职业经理人的命运。对职业经理人而言,“顾客导向”是一句谁都明白的废话,“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句骗人的话,是无法接受的。
斯隆主联合汽车公司以后,依然以流程的思维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增加利润。于是他就在公司的总部成立了“销售服务部门”,把零配件的生产对接到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并在底特律成立了一个技术服务小组,及时响应生产企业的需求,提高生产作业全流程的“通过能力和通过速度”。
▲ 阿尔弗雷德.斯隆
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联合汽车公司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360万美元之多。这听上去像一个神话,而背后的道理又那么简单。我相信斯隆是不会看亚当·斯密理论著作的,他遵循的只是降本增效的原则,从单个工人作业的“点效率”,到价值创造全过程的“线效率”,从中把握“降本增效”的机会,把握获取更多利润的机会。这很难吗?不难!有了效率和利润的意识,就不难。
亚当·斯密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遵循的是自然法则,告诉你挣钱的秘密就存在于分工与组织基础上的产品生产作业流程之中,与使命、愿景、战略、价值观没有任何关系。斯隆的理念是,“生活的主旋律就是挣钱”。
向流程要出路
亚当·斯密的理论,不仅指出了向流程要效率,而且指出了“流程就是出路”。人类社会就是从这样一个自然发展的逻辑中走出来的,从工厂制到公司制,从传统的手工业作坊到现代的规模化大工厂,背后的逻辑就是不断地向流程要效率、要利润。
斯隆在联合汽车公司总部设立了销售服务部门之后,所有零配件的小工厂小老板都看到了成效。
所谓“成效”,就是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利润。斯隆顺势加强了公司总部的职能,这就使得整个公司有了灵魂,有了引导大家进一步发展的协调中心。这打破了整个公司原有的格局,原来那些小工厂小老板各自为政,不喜欢有人来领导他们,对他们指手画脚。现在那些小工厂小老板似乎明白一点儿了,需要公司化运作,需要一体化经营,才能共同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