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路走来,我们所做的许多决定都并不完全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事实上,我想说,我们做出的许多关键决策,都不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的,甚至经常反其道而行之,但恰恰就是这些决策最后让我们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回报。
我们最为看重的企业基石,是我们的文化和行为举止。不论你们相信与否,这些文化和价值观形成于我的孩童时代。
我从小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政府公房里长大。你们可能听说过“美国梦”,一个人的出身并不能决定他的未来。
我的父亲做过许多蓝领工作,在我7岁的时候,爸爸当时是一名运送尿布的货车司机,这也许是他所从事的工作中最糟糕的一份。1960年3月,我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一天,我的父亲因路面结冰而滑倒,摔伤了大腿。
在60年代的美国,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蓝领工人,如果你在工作中受伤,你就会被解雇。在7岁的时候,我亲历了“美国梦”的破灭,我目睹了父母所经历的无助和绝望,我们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所以不论今日的我如何成功,幼时所经历的伤痛,至今历历在目。事实上,失败的恐惧、不安全感和脆弱无助让当时还是小男孩的我深感羞耻。然而,也由此让我学会热诚、富有同理心、自重并尊重他人。
因此,我意识到如果要打造一家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公司,我们必须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必须要将为股东提供价值和为员工提供价值联系起来。事实上,我们又反其道而行之。
在星巴克金字塔顶部的不是股东,而是我们的员工。中间是我们的顾客,底部才是我们的股东。
1992年6月,星巴克咖啡公司上市,当时我们有大约125家门店,实现了一个季度的盈利,总市值约2.5亿美元。当时,我认为我中了头彩,我打电话给我妈妈,对她说:“妈妈,我们做到了,我们的美国梦实现了。”
25年过去了,星巴克如今的市值从2.5亿美元变成了将近900亿美元。如果要分析成功的原因,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这不是因为我有MBA的学位,因为我并没有;也不是因为我读了其他商科学位,因为我也没有,而且我已经不可能再获得。
但我确认有的是我的生活阅历。我去过的每一个地方,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我试图永葆好奇,并且我要跟你们说,要保持绝对的好奇心(
be damn curious
)。
让我来给你们举个例子,6个月前,星巴克准备在南非开出第一家门店。此前,我从未去过南非,因此我感到十分兴奋。我们准备在那儿开两家新店。顾客在我们的门外排起了长队,并且要排2小时才能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