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年轻时,何老师一个月可能也就回家吃一次饭,时间给工作给社交,留给爸妈的总是很少。
如今他意识到爸妈逐渐衰老,但凡在长沙录制节目,就一定要回家吃饭,挤时间也要多陪爸妈。
可爸爸妈妈的身体状况不会因此而好转了,无论怎么弥补,依然觉得错过太多,亏欠太多。
另一档综艺里,何老师也曾提起过妈妈。
一直大包大揽帮儿子打扫卫生的妈妈,有一天突然给何老师打电话,说自己干不动了。
从家里走到公交站,再从公交站走到何老师家,对于年轻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对于老人家而言却危机四伏。
节目里何老师哭着说:
“我们就这么亏欠着父母,然后下一代再这么亏欠着我们,我觉得可能这是宿命。
”
听完了何老师眼含泪水的讲述,南木的脑海里想起了一段话: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亲情的底色注定悲凉,因为人生无常,与父母有关的故事往往伴随着遗憾。
这份遗憾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不遗余力对我们好,而我们却总对此习以为常。
多年后我们活成了他们,终于理解了他们的不易和伟大,父母却渐渐老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年华使我们羽翼渐丰,却剥夺了父母的青春,我们与父母之间,总隔着岁月。
小时候他们很少说爱你,却不遗余力,把最好的都给你。
日复一日送你上学下学,不厌其烦地哄你睡觉,雨天的伞永远倾向于你那边,餐桌的好菜总是摆在靠近你的位置……
我们心安理得接受了他们的慷慨给与,却忘了问,爸,妈,你们怎么不吃呀?
长大后他们依旧很少说爱你,却在背后支撑着你飞翔。
你开始有主见,而他们即使看到了你即将面临的困难和坎坷,也只能苦口婆心的劝,殚精竭力的帮你铺路。
他们说的也不尽然都对,但出发点无一例外,是希望你好。
而父母,永远不会被说服,他们只是在为爱做让步。
李宗盛写过的歌不计其数,写给父亲的那首偏偏迟到多年,年少时李宗盛热爱音乐,父亲却观念传统,总盼望他好好读书,念大学。
起初他怪父亲不懂他。
人到中年,李宗盛后知后觉对父亲的亏欠,可对父亲的思念,也只能低吟浅唱,遥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