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正安县的白茶产业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显著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通过保护传统茶文化、建立生态茶园、采取产业提质增效措施、吸引人才返乡等措施,正安县的白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带动了农户增收和经济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正安县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正安县的茶叶种植历史超过千年,与当地浓厚的茶文化历史密切相关。
关键观点2: 正安县发展白茶产业的主要措施。
正安县通过培育优质茶企、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狠抓基地建设、抚育管护、质量安全、产销对接等措施,促进白茶产业良好发展。
关键观点3: 班竹镇和中观镇的白茶产业发展情况。
这两个乡镇通过不同的方式推动白茶产业的发展,包括加强茶园建设、提高茶叶品质、吸引人才返乡等。
关键观点4: 正安县白茶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正安县的白茶产业已覆盖多个镇和村庄,带动了大量农户增收。全县年产茶叶7500吨,总产值超过13亿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正文
以行业力量引人才返乡
与班竹镇三大举措促进白茶发展相似,中观镇以行业协会为抓手,吸引本土人才返乡,助力白茶产业发展。
今年5月,中观镇召开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会上,各茶企负责人、茶农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一同见证了中观镇茶叶产业协会的成立。
“茶叶协会的成立,充分发挥政府和茶企、茶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推动解决茶园管理、收购、加工、销售等系列问题,统筹推动品质提升、学术交流、科技服务等方面工作,助力茶企、茶农增产增收。”中观镇茶产办主任、茶业协会名誉会长蔡志维说。
中观镇平均海拔1000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茶叶生长。该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围绕“茶”字做文章,茶园面积达3万余亩。
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受聘为中观镇茶产业发展顾问,今年53岁的肖朝虎便是其中之一。1988年,肖朝虎以正安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计算机专业,从此离开家乡在北京生活。
去年,肖朝虎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他决定重新规划未来的人生,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回乡发展茶产业。同年9月,肖朝虎决定报考福建农林大学的茶学研究生提升自己。通过几个月的备考,肖朝虎成功上岸。今年研究生复试之后,肖朝虎正式回到家乡,带动家乡人做短视频、直播,推介正安白茶,拓展零售市场。
“回到家乡四个多月时间,我广泛走访茶企、茶园和茶农,跟他们交换信息,同时通过短视频结识了省内外茶行业的专家、企业家、制茶师,通过他们引入相关的合作资源,希望以此帮助到家乡茶产业发展。投身家乡茶产业,然后再脱产去进行研究生学习,一条腿在校园、一条腿在茶园,希望能为今后从事茶行业打好基础。”肖朝虎说。
2020年以来,中观镇按照做大茶规模、提升茶品质、服务茶企业、创新茶科技、做强茶品牌,弘扬茶文化的思路推进茶产业发展。全镇采用以奖代补、大户带散户、乡村合作公司助力等多种形式,今年补植补造580余万株茶苗,已建成鲜光社区、红光村连片茶叶产业园1万余亩,利用茶叶旅游资源,推进茶山研学和茶园民宿等茶旅融合发展。
以班竹镇和中观镇为代表的乡镇白茶产业发展是正安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正安县委、县政府将“以白茶为主的茶产业”定位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道路。
“自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超10亿元,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25万亩,其中白茶18万亩,主要品种有白叶一号、福鼎大白等,产业覆盖20个镇(乡、街道)138个行政村,带动农户5.5万户20万余人,其中已脱贫人口1.2万户。全县年产茶叶7500吨,总产值13亿元以上,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正安县副县长张能锐说。
正安001掌圈
最新“置顶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