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它们属于中国”!流失美国79载,国宝要回家了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5-17 13:57

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这是我国就历史上流失文物启动主动追索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对于我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巨大价值。第二卷和第三卷帛书描述了五行令和攻守占的宜忌,第三卷为残片。尚未回归的第一卷“四时令”也在追索中。帛书历经多次流转,最终在流失海外79年后被成功追回,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子弹库帛书”成功追回第二卷和第三卷

国家文物局成功接收美国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这是我国历史上流失文物主动追索成功的第一个案例。此前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国几经辗转后保存在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属于国内学者多年呼吁归还的历史文物。

关键观点2: 帛书的历史背景和价值

帛书是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巨大价值。此次回归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描述了五行令和攻守占的宜忌内容。

关键观点3: 帛书的流转经历

帛书最初在湖南长沙被盗掘出土后几经辗转流失海外。最终,在美国历经多个博物馆借存和处置后,第二卷和第三卷被成功追回。

关键观点4: 尚未回归的第一卷‘四时令’

目前尚未回归的第一卷“四时令”也在追索工作中。这一卷内容相对完整,描述了甲、乙、丙三篇的内容,包括宇宙神话等。

关键观点5: 帛书的展示计划

此次回归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帛书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让公众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一国之瑰宝的珍贵文物。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第二卷“五行令”
本次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由两部分组成, 分别是“月名图”和写在“月名图”下面的文字。墨书文字字体较小,写在红色栏格内,内容是按五行讲四时十二月的宜忌。
李零教授介绍,我国古代的五行时令,把一年三百六十日分为木、火、土、金、水五段,每段七十二天,按五行分出三十个节气。五行令与四时令曾并行于先秦两汉,此后逐渐被遗忘。

图片

△“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月名图
  • 第三卷“攻守占”
本次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三卷“攻守占”,同样为残片,依稀可辨的墨书字体,比第一卷第二卷略大, 文字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顺时针排列,转圈抄写在丝绸四面,上有若干标注干支的红折角,内容为战争军事中攻城、守城的方向宜忌和日辰宜忌
比如,东方部分记述,如有一颗流星划过天空,一定要入城,入城要从东方入,入城后,要居中央,以对付四方诸侯;南方部分则记述,守城之日从乙酉到己卯。

图片

△“子弹库帛书”第三卷《攻守占》文字
  • 尚未回归的 第一卷“四时令”
尚未回归的子弹库帛书 第一卷“四时令”,相对完整,写在一件长47厘米、宽38.7厘米的丝绸上。分甲、乙、丙三篇,三篇文字相互颠倒,转圈书写转圈阅读 ,李零教授认为,这种布局体现着阴阳交错、四时流转这一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