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和为贵》
“和”字帮派开始了在香港为所欲为的历史,除非闹出人命,否则警察也管不住。
成龙的“A计划”系列电影就曾对这段时期香港警察的无为进行暗讽。
A计划
此期间,后来在香港只手遮天、由三合会成员在广州市宝华路14号的“14K”也在香港站稳脚跟并快速扩大势力,港澳台、东南亚甚至欧美各国唐人街,“14K”无处不在。
1956年,“14K”便成为国民党的政治工具参与了轰动一时的“九龙暴乱”。暴乱之后,在警方的大力打压下,三合会有所收敛。而到上世纪60到70年代,三合会又进入了势力的鼎盛时期。
若要说政治对香港黑社会的影响,反映在两件事上尤为明显,一是1973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另外便是1997年香港回归。
廉政公署之前,香港社会政治局面可谓乌烟瘴气,从政者贪,警察成黑帮保护伞,二者相互勾结,同流合污大发横财。
当时,香港坊间流传“警察管黑帮,黑帮管治安”,
整个警察系统几乎全部拜倒在三合会高额贿赂之下。
当时的总探长
吕乐
在1962-1968年间,放肆收取五亿贿赂,“五亿探长”
成为传说。
吕乐
廉政公署的成立,成功实现了香港政府机构由乱到治的转变,其反贪模式也纷纷被全球效仿。
吴思远也藉此拍了票房大卖的《廉政风暴》。
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扛鼎之作《雷洛传》讲的便是那个时期的警察头目——人称“五亿探长”的吕乐。片中,刘德华饰演的雷洛以吕乐为原型,此人黑白两道通吃,四大帮派都给他面子,按他说的,
“有案件要破,就开口跟堂口老大要人!”
此外,电影《跛豪》和后来的《金钱帝国》又回溯了那段灰色历史。一直以来,诸如《反贪风暴》、《窃听风云》、《寒战》等众多港片,都离不开廉署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