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已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近几年快速发展,推进着国民“无现金”的生活方式。
从替代现金、钱包,到连银行卡都不需要随身携带,只要有手机拿在手上,随时“扫一扫”就可以完成支付。如今,在互联网基础较好的一二线城市,不带钱包出门已成常态。而在三四线城市乃至乡村中,移动支付的成长速度也不可忽视。据《2016中国农村电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目前农村地区的在线支付水平与城市不相上下。由于农村金融网络不发达,移动支付反而可以绕过银行网点存取款等功能环节,从而演变为一种新交易形态。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撰文称,移动支付平台在中国迅速扩张,中国正在变成一个无现金的社会,并在这个进程中跳过信用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4.69亿人,年增长率为31.2%,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至67.5%。手机支付向线下支付领域的快速渗透,极大丰富了支付场景,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
而据支付宝的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比例已超过70%,人均支付金额也有大幅上升。其中,上海人均支付达到14.8万元,浙江、北京、福建、江苏等省市也突破了10万元。
由于移动支付具有便携性,不受银行网点和营业时间等限制,能够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消费、面对面交易等多种需求,解决了现金、刷卡等传统支付诸多痛点,支付体验更优。随着支付场景从线上到线下的普及,城市公共服务范围的扩大,从缴纳水电燃气费、交通违法罚款到小超市的结账、路边摊的煎饼果子,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
移动支付之所以发展迅速,根源于巨大消费者群体的有力支持。业界普遍认为,移动支付毋庸置疑将是未来支付趋势,未来3年将是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未来,移动支付可能只是手机的诸多功能之一,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它缴税、转账住院费用等。“无现金生活”时代并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