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来了
所谓“三变”,是指曾国藩一生,先是标准的“儒家”信奉者,而且顺风顺水,三十大几就做到了副部级。然后人生大拐点,风停雨停——太平天国导致他无奈从文人变武将,回老家练“乡勇”去了,这期间发现,原来特么的儒家各种大道理没啥实际用处啊,就开始了“法家”的修炼。但磕磕绊绊,各种不如意,中间几度兵败到差点自杀;最后,咸丰八年再复出,似乎脑子被雷劈了一下,通了!以“道家”黄老之学护体,各种身段柔软,从上到下游刃有余,终于成就一生伟业,几乎是清朝一个朝代看下来,走到了最巅峰的人物。
千万别从字眼误解,这“三变”是三种取舍,实际上,曾国藩是叠加态。儒家始终是他的“骨骼”,一生从未放弃,至死也在追求做一代圣贤。法家的搞法,则是他的“肌肉”,令自己强健有力,使自己一介书生能统御千军万马……那可都是无数大老粗好吧?还是杀人如麻、大字不识的大老粗!
那道家之学问呢,则是他“易容术”般的“皮囊”,人喜欢他,鬼也喜欢他……皇上喜欢他,同僚也喜欢他,甚至外国人也觉得他还不错。他的信念不变,各种“交易”却无比灵活起来,以柔克刚、以和代争。一言以蔽之,能驾驭“伟大的妥协”,追求“非零和博弈”。
(雕爷:矮马,最后这一句总结,不知道纳什和老子,是否会同时从地下蹦出来揍我?)
这件事综合来看,有趣在于
:你看,有用的东西是法家和道家的玩意儿。可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最难的却是儒家的内核——为啥?因为我们真正“坚信的使命”,越来越稀缺了。曾国藩一生,就是相信“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价值观是“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看,这气度,这情怀,这就是宗教嘛,“不上天堂,就下地狱”,没有中间地带给你周旋。一生都在逼自己不堕落,跃龙门。
我们今天的难题在于,没有了信念的支撑,就没有了骨骼。法家、道家的招法再强,也是一坨范冰冰容颜的瘫痪相扑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