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不同月份来看,今年1—2月各地公示地块数量合计393宗,总金额超580亿元;3月以来,各地公示节奏持续加快,3月公示地块超830宗,较2月增加超460宗,总金额超1000亿元;4月公示地块超1500宗,超过1—3月累计公示总量,总金额超1700亿元。
从不同地区来看,31个省市中有23个省市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情况,其中,广东省公示拟收储总金额超650亿元,位居第一;河南、福建两省公示金额超300亿元。
各城市中,郑州拟收储金额达173.5亿元,收储用地面积也超500万平方米,均居各城市首位;西安、惠州拟收储金额超100亿元。
各城市中,一二线城市公示地块合计476宗,拟收储金额超910亿元,金额占比达25.6%。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多地已公示第二批地块,截至5月20日,公示的第二批项目已达100宗地,总金额超150亿元,公示速度较快。第一批中惠州、广州、珠海拟收储金额均超60亿元;第二批中湛江拟收储金额49亿元,为截至目前金额最高;清远、东莞拟收储价格均超20亿元。另外,广东第二批公示的地块中,商办类用地占比有所提升,占比达31.0%,高于第一批(25.9%),住宅用地(含综合用地)占比为58.6%,较第一批小幅下降(60.9%)。
未来已公示省份专项债
发行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