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大,在于资金。
想搅动全国旧改这么庞大的池子,一共需要多少资金?
这次国常会上没有提,但今年3月份,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曾提到了一个数字:
第三大,在于力度。
很多人印象中的老旧社区改造,无非就是“老房子刷绿漆”。
这一次,明确提出了老旧社区的改造,不仅是外立面的翻新,更重要的是水电气路、光纤、管网的全面改造,还要给多层加装电梯,给老社区配建停车设施、养老设施。
这些升级改造,都直指老社区的痛点——停车难、爬楼难、水电气路陈旧、配套设施陈旧……
第四大,在于金融。
这一次,明确提出了老旧社区的改造,要配上金融工具。
总的来说就是,40亿㎡改造规模、上亿居民覆盖、4万亿资金投入、金融工具加持、从内到外的全面升级……
我请大家回想一下,上一次出现类似这些词是什么时候?
棚改!
就是那个刚猛有力,通过PSL等创新金融工具导入3万亿货币,启动一场楼市狂欢的棚改。
这将是又一个搅动时代、影响资产价值转换的重要拐点!
在广州,我们看到统一板块内的次新房能卖到5万+,而附近的多层老社区却只卖到1.5万/㎡上下;
在成都,我们看到同一板块内的新房能卖到3万/㎡,而一路之隔的多层老社区却在1万/㎡上下徘徊;
在深圳,我们看到罗湖的新房能卖到8-9万/㎡,而旁边的破旧老社区却还能找到不足4万的二手房……
它们两者之间的交通无差、配套无差、学区无差,附着在地段之上的资源价值统统无差。
最根本的差异在于:
这些2000年之前建设的老旧社区已经无法满足“新城市人”对于居住的最基本要求。
比如,广州这样的老旧多层——
表面上看起来,立面陈旧,私搭乱建、路网逼仄、线路杂乱、没有停车位;
走进社区里,没有电梯、上下水不畅、没有景观、没有配套、机非乱停……
这样的老旧社区在广州老城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