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黑马
每一个有创业精神的人都在关注的订阅号。专注创业故事、实战干货和行业数据的生产,偶尔吐槽一下这个变幻莫测的创投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黑马

共享单车“有毒”!这50个人说,他们快被搞死了

i黑马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1-22 20:1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听到这里,不免心酸。我多想告诉吴师傅其实这一切没有停止键,行业混战、资本狂进,在共享单车按下开始键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没有后退路。


“听说有个共享单车项目要做代驾这块市场,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一位卖代驾电动车的师傅不寒而栗。

摩的师傅

“90%同行都不干了,能没影响么”


共享单车出现后,摩的受到影响是肯定的,但没想到如此的惨烈。


它的野蛮生长、桀骜不驯让城市管理部门大为头疼;它的经济便利给不少等待归家的乘客希望。你很难想象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摩的正面临着“被人赶尽杀绝”的局面。



*往日摩的横行各大公交站点


这几个月来,摩的师傅周遥(化名)面临了一次巨大变革。


一天接18单。


这曾经是周遥的极限。


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6单。这意味着,周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


“现在收入下滑了2/3,以前一天能赚两三百块,现在只能挣个七八十块。”自从共享单车出来后,周遥收入大不如前。


作为一名全职摩的师傅,往常周遥吃完早餐后,早早就开着他那辆擦得干净发亮的摩托车蹲守在各大地铁站、公交站拉活。中午时分,地铁站公交站遍布摩的师傅,各种招揽声车鸣声,仿佛菜市场般热闹。


但是共享单车出现后,摩的毫无抵抗之力。地铁口放眼望去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摩的司机,“共享单车出来后,生意变得很不景气,90%的同行都没有全职干这个了。”忙完一天的工作,周遥略显疲惫。


除了平时那些不认识路或是赶时间的乘客,现在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共享单车。面对巨大的冲击,周遥满脸无奈,“唉,现在生意都不好做了,可能年后会转行吧”。



*摩的师傅雨中等客


全职师傅叫苦连天,兼职师傅也苦不堪言。“几个月前,听老乡说晚上生意比较好,就去试了试,下了班回去吃个晚饭就出来拉活了。虽然累了点,也能挣点钱补贴家用。但这几个月,生意大不如前。”兼职摩的师傅谢勇叹气道。


这是谢勇做兼职的第2个年头,除了白天在酒楼做服务员,他晚上基本都出来拉活,但拉活这事也不简单,为了躲避城管,谢勇都是等到9点才能在地铁站附近等客。


“以前运气好一天能接好几个,平均下来也能挣个四五十块,现在的话就只能挣一包烟的钱了。”谢勇叼着烟头,一边无奈答道一边招手揽客。


在这样的局势下,多数摩的兼职师傅表示还是会继续做下去,“因为我们做的是兼职,所以还好,只要能挣点钱,还是会做的。”


没想到,摩的,这个曾让城管部门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仍顽强生长的行业,如今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调节下正迅速退出大城市的舞台,昔日的光芒俨然不见。

出租车司机

“短途生意都让共享单车抢了,今年少赚不少钱”


说到出租车行业,它刚经历完一场腥风血雨。


网约车的出现及其补贴大战给出租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曾是主要出行工具的出租车差点遭遇灭顶之灾。2016年8月,滴滴合并Uber,历时4年多的战争终于消停,出租车司机们喘了口大气。料想不到,网约车刚恢复理性,共享单车又陷入了疯狂。


“以前经过地铁站,都能接好几个短途客人,现在都让共享单车抢了去……“出租车司机王杰(化名)说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